第 11 节 零下 30℃ 的刑侦现场:崩飞了的一家三口(第1页)

之所以得出爆炸时案犯在车上的结论,是因为北京的法医和痕迹侦查人员确认车上没有残存爆炸物后,对 2 号车厢进行了详细的勘查。

这个勘查一开始便朝向两个方向,第一是事故,第二是犯罪。

首先要排除事故的可能性。

如此规模巨大的爆炸案,怎么可能是事故呢?然而,认为案件可能是一起事故的推断,在调查组里最初还颇成规模。这是因为爆炸发生的中心在锅炉房附近,2 号车厢里的取暖锅炉腾空而起,坠入桥下河中。那么大的锅炉,不是它自己炸了,怎么会飞出去?会不会是锅炉爆炸造成了如此惨案呢?

锅炉爆炸造成的结果可以说是十分严重。甲午海战中,邓世昌率领的「致远」号巡洋舰在和日军的激战中沉没。因为其最后一刻发生过大爆炸,很长时间里面,「致远」都被认为是被日军鱼雷所击沉。然而,日方记载此战中其战舰并未发射过鱼雷。那么,「致远」是怎么沉的呢?

根据 2014 年对该舰残骸的探摸,人们发现「致远」的锅炉部件四分五裂,连锅炉舱的地板都完全破碎了。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认为,「致远」的沉没有可能是因为舰内进水过多,海水漫进了锅炉舱引起大爆炸所致。时人记载「其时轰然有声如裂帛者,恐即其汽锅之爆裂也」。结合该舰包括管轮洋员余锡尔在内的轮机部门官兵无一生还,这种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既然锅炉爆炸可能炸沉巡洋舰,又怎么不可能摧毁一节车厢呢?

于是,一部分人员被派去从水中打捞锅炉进行检验。

那么大的锅炉怎么捞?这个倒不用担心,「珍宝岛事件」里面的那辆苏联坦克怎么被我们捞到军事博物馆的,这锅炉就是怎么捞出来的——先挂上钢缆,然后用当地的拖拉机往岸上拉。好在当时珠尔多河处于冬季枯水期,这个工作比珍宝岛拖坦克容易多了,第二天早上锅炉便已经上岸。

老乌亲自对锅炉进行了检查,结论是锅炉本身一切正常,只是腰部的钢板被炸得凹陷了一处。这说明此锅炉本身也是「受害者」,而不是「肇事者」。

与此同时,寻找罪犯方向的勘查由老高带队也在进行着。

老高,高光斗,是《物证技术学》的作者。公安部公布首批特邀「刑侦专家」时,用八个字来评价高光斗:「身怀绝技,功勋卓著」。他最擅长的是根据现场逆推犯罪经过。曾有一次疑似爆炸案,嫌疑人家属坚决上访,到处喊冤,而案情的确有可疑之处。于是老高赶赴当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