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以后,拜泉方面传来消息,拜泉驻军与一支土匪武装发生战斗,击毙数名土匪,缴获的一支步枪上有克东县公安局的标志,故此送来鉴定。
鉴定结果,这正是「王大傻子」周智富带走的那支枪。
根据这一情况,倪钦等人判断,周智富已经和于兴随一伙取得了联系。
事后得知,于兴随纠集了 30 多个土匪,自称「挺进军哈北纵队第一支队(最小算是个团级编制)」,准备突袭克东监狱,但因为缺乏本地「胡子」领道踩点,动作稍迟,不得不在附近一个屯子暂时停留下来——可见克东本地土匪少无论是对越狱的逃匪还是哈尔滨来的「挺匪」都造成了一些麻烦。这期间于兴随派出大部分土匪去了解克东监狱的情况,以及克东通邻县电话线的情况。
那时候没有互联网,只要把有限的几根电报电话线切断了,就等于切断了克东与其他地方的通信联络。
于兴随干绑票的时候专劫家里有电话的大户,然后用一部电话搭在线上窃听有没有报警,偷听电话也是他的一个绝活儿。
去了解监狱情况的土匪还没有回来,查电话线的土匪已经有了收获。根据偷听的电话,于兴随得知了周智富越狱和此后逃跑的基本情况,当即决定停止进攻监狱的计划,转而到宝泉区接应周智富。
东北的一个县和南方的一个县不同,地域面积广大,公安局也没能很快搜捕到周智富。真靠这帮土匪找,是没什么希望找到周智富的。但是土匪自有土匪的办法。他们采用的是在树林里留下特殊记号的方法,让周智富自己来和他们接头。
什么记号呢?《林海雪原》里面讲智取威虎山,孙达得循着杨子荣在树上刻的记号——每隔五六棵树用匕首在树上削过露出的白茬,撩开长腿,一直走了三天。这种不起眼的记号,剿匪双方都会使用,不过,不同的队伍,使用的标志不一样。于兴随他们在周智富可能活动的地方留下大量标志,周智富果然看到了,立即按照标志指引的方向赶来会合。就这样,于兴随把他们这位「财神爷」给揪了出来。
克东此时已经是军队警察双管齐下、四面开弓,追杀堵截,于兴随等人不敢在这边儿久驻,匆忙退往拜泉方向,准备从那里逃回哈尔滨。
这伙儿土匪到克东来的时候非常谨慎,不显山不露水,但回去的时候,因为已经救到了周智富,而且也走出克东县境了,就不由自主地开始放松了,一路杀掠。走到拜泉的时候,上一个村子「要小鸡吃」,被当地一名回家休假的区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