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节 装甲列车大劫案:谈判的天平(第1页)

天亮前后,孙藻庆发动了又一次突袭,这一次因为天色已亮,双方战斗力又相差悬殊,「挺匪」死伤 20 多人,连车门的边儿都没摸到就败退下去。

此时的距离,双方都可以看到对方。八路这边铁路已断,车辆不能丢下,只能就地组织防御;「挺匪」一方吃了不少亏,又什么也没得着,自然不肯轻易放弃。这下子,对峙的两边都开始动脑筋,看看有什么计策能下赢这盘棋。

土匪其实也在动摇,在《齐齐哈尔铁路局志》中,有一篇《鳌龙沟军火列车遭劫始末》,曾经这样描述了此后发生的事情:

群匪退了,可是远处却上来三四个偷拖尸体的土匪。嫩江军区科长姚玉亭,和这伙土匪的二号头目刘汉有远亲,趁此机会让他们传话:「告诉刘汉,我们车上都是老八路,你们赶快投降吧!」姚玉亭还向郭维城提出,要只身入虎穴,了解情况,劝降敌人。获得同意后,姚科长深入敌巢,刘汉见姚玉亭前来,摆酒招待。

这简直是杨子荣在杏树屯劝降土匪的翻版啊。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敌工工作的干部,嫩江军分区作战科科长姚玉亭很有与敌周旋的经验。刘汉曾为惯匪,后被伪满政府收降后曾担任伪警察所长,从辈分上算,姚玉亭是他的远亲盟叔。双方的谈判颇有成效,孙藻庆似乎也想给自己留条退路,甚至 9 点多钟还派了几个土匪挑着大饼和稀饭来「慰问」八路军。双方谈判的焦点在于姚玉亭要求刘汉等立即修复铁道恢复通车,而「挺匪」方面要求八路留下一挺重机枪。为了拖延时间等待援军,姚玉亭提出先修路后给枪,刘汉不干,一定要先给枪后修路。

看起来形势已经缓和,至少土匪们心里明白装甲列车不容易打下来,已经退而求其次了。

然而,到下午 3 点形势突变,参加谈判的匪首傅昌炬在孙藻庆的暗示下突然拔枪杀害了姚玉亭科长,使他成为这次事件中八路军方面殉难的第一名高级军官。

到底是什么事儿让孙藻庆翻了脸呢?

关键问题,出在尚其悦的参谋长郭宪刚身上。

在一些材料中,姚玉亭的死,被描述为他面对匪徒坚贞不屈,在谈判桌上痛斥刘汉等匪首,使敌人恼羞成怒,最终杀害了他。这样的描述实在是太「想当然」了,有些不合逻辑。假如姚玉亭真是这样死的,那他作为一名谈判代表是不合格的。谈判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使命——也许是拖延时间,也许是寻机策反对方的重要人物,但总之不是为了「谈崩」,而是为了得到一个八路军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