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拜泉交手之后,因为于兴随匪帮似乎一直没有行动,一度被认为其可能自行瓦解了。直到哈尔滨公安局实施「清理社会环境」运动,才又发现了他的蛛丝马迹。
1947 年,东北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南线的国民党军从攻势转向了守势,雪上加霜的是蒋介石又派来一位不善打仗,却想来摘桃子的陈诚,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弄到东北代表大呼「杀陈诚以谢天下」的地步。另外,在北线的「中央胡子」基本被国民党抛弃了,因为没有系统的后勤,又遭到民主联军的猛烈打击,迅速呈现崩溃的局面。到秋天,多数匪股被消灭或打散。残匪本来就很难度过漫长的冬季,而剿匪部队又和以往不同,贺晋年、田松一班悍将都没有按常理出牌的自觉,大冬天的仍不歇兵,漫山遍野转悠着捉土匪。「胡子」们一面叫苦连天,大骂土八路打仗「不讲规矩」,一面在饥饿寒冷的夹击下开始放弃抵抗。东北的匪患在 1947 年这一年走向了末日。
这样一来,哈尔滨公安局的工作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在 1946 年,公安干警常被当作准军事部队使用,动辄要面对有枪有炮、成建制的土匪。确切地说,他们的工作更像今天的武警。到了 1947 年,招架不住剿匪部队痛击的土匪们纷纷瓦解,很多匪首在山上、林子里待不住了,潜入哈尔滨等大城市,利用复杂的社会环境隐伏下来。为了彻底消灭残匪,并破坏其在城市赖以生存的环境,公安局的任务集中到「清理社会环境」上,即清查残匪和整顿社会秩序。此时他们的工作又酷似今天的治安警。只是今天治安警面对的案犯,一般不会有悍匪那么强的战斗力和武器装备。
「清理社会环境」的工作较为枯燥,查户口,排关系,追来历,但收获很大,以前讲「六二五七案件」的时候,提到过哈尔滨铁路局一个办公室就可以抓出好几个司令和炮头来,就是这个时期。
一天倪钦在审问一个旧日本把头(帮助日军管理劳工的汉奸)的时候,那人为了立功赎罪,提供了一条线索。
他说:「我有天在新城大街『北来顺』吃饭,出门碰上一个熟人,是以前在挺进军司令部见过的,人称『鞠副官』,他从洋车上下来,正回头给钱的时候让我看见了。我这两天手头紧,想找他要俩钱儿花花,就上去说『这不是鞠副官吗』。没想到他看了我一眼,明明认出我来了,却说了句『你认错人了』,进路口就跑了。你们要清查挺进军,这人肯定是。」
这个线索看似虚无缥缈,但倪钦马上抓住了重点——鞠副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