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节 学会打开自己,去抓住客户的心(第1页)

平时生活中总会遇见这样的情况,经常听到有些人说「这事儿我做不了」「太难了,根本没有办法实现」。这些人往往先给自己设定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就像一把心里的标尺,做事情之前都拿这把尺子量一下。如果低于这个高度,会觉得自己的能力能达到,在自己的掌控之内。一旦衡量结果超过这个高度,就会惶恐不安,认为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后就是很自然的说「我不行」「我不能」。连试一下的想法都没有,更不用提付诸行动。

其实,这是一种「自我设限」现象,做事情之前先给自己设置一些限制条件,会很大程度影响自我潜力的发挥。

雨果奖获奖作家郝景芳就是一个不给自己设限,不断成长进取的人。

除了被大家熟知的,是《北京折叠》的作者之外,她还有多重标签。她是清华学霸,也是一名二胎妈妈,是「童行学院」的创始人。然而,每一个身份她都演绎的非常好,还在不断的扩展自己的版图。

高中时期就拿到「新概念作文」一等奖,她原本可以保送北大中文系。然而,她却放弃了这个人人艳羡的机会,选择考清华物理系。自己考,这个不确定性还是有的,家人朋友不乏质疑声。她认为,不试一下又怎么能知道结果呢?试想一下,如果考之前她就觉得自己考不上,又怎么可能有后来的清华学霸呢?

平时生活中的她,也从来不为自己设限。她要工作,要带娃,要写作,生活似乎已经满满当当了,但不管怎么忙,她依然在努力发现自己的潜能。学跳国标舞、学画画、坚持每天读书,每隔几天在网络上分享读书心得、给大家推荐新书。她还是个篮球迷,时刻关注 NBA。

郝景芳说,「人最终要走上一条由自我意志推动的路。」所以,生活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要给自己设限,人生拥有无限可能。

我在这里呢,给大家分享一个我曾经突破自己的故事。20 年前,在做市场的时候,我就很想打开陌生市场,因为我是元股市场起家的,当我想做管理的时候,我就要知道,陌生市场是怎么回事,如果有一天我带领的队伍没有元股市场,那么就一定要打开陌生市场,可是我自己不知道陌生市场怎么做,我就有意识的想锻炼一下自己,这时候呢,我就找了一个城乡交际的地方,我做了一个调研,那个地方的话,在 90 年代,有很多人买了保险的,我就想再那个地方做一个免费的保单体检。那是个冬天,周末的时候,我就和我爱人开车到了那里,那里很发达,虽然是个村子,但是建设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