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今天我们讲王实甫写的元杂剧《西厢记》中的一段。元杂剧就是元代的戏曲。
《西厢记》说的是一个才子叫张君瑞,他想追求美丽的崔莺莺。他知道崔莺莺晚上会到院子里焚香,他就在墙外靠近西厢的地方弹古琴。古琴的声音和自然界的很多声音都很像,和夜晚的很多声音都很像。
我先来读一下:
元杂剧《西厢记》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选段
元 王实甫
【天净沙】莫不是步摇得宝髻玲珑?莫不是裙拖得环佩叮咚?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莫不是金钩双控,吉丁当敲响帘栊?
【调笑令】莫不是梵王宫,夜撞钟?莫不是疏竹潇潇曲槛中?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潜身再听在墙角东,原来是近西厢理结丝桐。
崔莺莺听到叮叮咚咚的声音,就开始猜那是什么声音。她首先猜是步摇的声音,古代的女子走路很好听,因为她们发髻上有很美好的发饰,步摇就是一种发饰,上面有一些小珠子什么的挂下来,走路的时候,互相摇动,发出叮叮咚咚的碰撞声。莫不是裙拖得环佩叮咚,她们的衣服上也佩戴着玉佩,走的时候也会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古人走路比我们现在好听多了。崔莺莺和张生都是借住在寺院里,佛寺的屋檐上悬挂着铁马,就是铁片,像铃铛一样,风吹过,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但好像也不是不是这种声音。莫不是,金钩双控,吉丁当敲响帘栊。是不是拴帘子的双钩,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啊?莫不是梵王宫夜撞钟,梵王宫就是佛寺,佛寺晚上在敲钟,发出浑厚的咚咚声;莫不是疏竹潇潇曲槛中,莫不是院子里面种的竹子,风吹过发出潇潇的声音;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古代的女孩子晚上会做女红,裁剪缝纫的时候,尺子和剪刀撞击,会发出清脆的响声;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壶漏是古代的计时工具,是用水一滴一滴慢慢滴下来计算时间,所以古人夜间听到水滴落在壶铜中,就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崔莺莺猜了很多,都不是,后来潜身再听,声音从墙东面发出来的。原来是张生在西厢那边理丝桐。丝桐就是古琴,琴身是用桐木做的,琴弦是用蚕丝拧成的。古代的女子,平时晚上经常能听到这些声音,所以崔莺莺会有那么多的联想。古代的声音好听吗?
多多:好听。
老师:多多,以前外公曾在扇子上抄了一首诗「扇子扇凉风,日日在手中。有人问我借,过了八月中。」意思是整个夏天扇子都很重要,你要问我借,除非到秋天呢。你可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