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除了贺知章,唐代还有一位诗人叫宋之问,宋之问因为当官时做错了一些事情,被贬到了岭南那边去了,也就是现在的广东那边,宋之问也是唐代人,那个时候岭南还是很荒凉的,到处都是草木,但人烟稀少。在那样的地方呆着,就更加想家了。虽然想家,但因为太远了,交通也不方便。他终于要回家了,心情却很纠结。我来读一下他的这首诗。
《渡汉江》
唐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老师:我先来描述一下。贬谪在岭南,一个冬天,又是一个春天,我和家人音信隔绝。现在终于归来了,越近家乡,心里却越是害怕,甚至都不敢向来人打听家里的情况。
岭外音书断,书就是信,连信也没有,音讯也没有,不知道家里人怎么样了。经冬复历春,从冬天一直到春天,好长好长时间,都没有音讯。如果你一年都不知道家里人的情况,会怎么样啊?
多多:我要哭鼻子了。
老师:对。宋之问也很想家,他就偷偷地回家去。他走啊走啊,快要走到了,下面两句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他越走,反而越害怕,怯就是害怕的意思,为什么呀?甚至都不敢问过来的人,我的家里怎么样了。
多多:为什么?
老师:因为那么长时间没有音讯,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多多:他怕听到什么不好的东西吧。
老师:对。所以,贺知章和宋之问两个人回家不太一样,一个是家乡的人问他;一个是他不敢问家乡的人。最后一首诗歌是《逢入京使》。逢就是遇见的意思,遇见了要回京城的使者。作者是唐代的岑参,岑参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诗人,这些诗人在唐代时有机会亲临边疆,写了大量反映战争,反映边塞的风土人情的诗,其中主要的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岑参曾经到四川那边的边境去,而这次呢,把他派到西域去,往西边去,越走越荒凉、越走越苍茫,越走人越少。所以他也写了一首诗歌。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我来描述一下:东望长安,长路漫漫。以袖拭泪,我的袖已湿而泪不干。在马上遇见入京的使者,匆忙中没有纸笔,只能让他给家人带个平安的口信。
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