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节 月儿明明过中秋:《水调歌头》(第1页)

老师:中国文学史上有三个很有名的人,我们称为「三苏」,「三苏」就是三个姓苏的人,其实就是苏东坡一家。第一个苏是他的爸爸,苏洵苏老泉,第二个苏是苏轼苏东坡,第三个苏是他的弟弟苏辙苏子由。苏东坡和他的弟弟关系非常好,虽然他俩长年在外面当地方官,大部分时间都没法见面,但是他们之间感情非常深厚,经常思念对方,经常写诗写词,寄给对方。他们三个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里面,有三个就是他们呢,一家出了三个文学家,厉害吧!

多多:妈妈,他们还不算厉害呢,以后我要一家出四个画家!

老师:一家出四个画家,谁啊?

多多:我生的孩子也喜欢画画。

老师:那你要生三个孩子,才能出四个画家啊。

多多:不对,我的孩子还会生孩子。

老师:嗯,这样也可以。我先来读一下苏轼的词。

《水调歌头》

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来描述一下这首词:明月什么时候出现?我端起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宫阙里,今晚是何年何日?我想要乘着风回到天上,又怕在月中宫殿,禁受不住高处的寒冷。在月中起舞,只洒下清冷的光辉,如何能与人间相比。

月光流动,转过红色楼阁,透进雕花窗户,照见无眠之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为何总要在人离别时团圆。人间有悲欢离合,月亮有阴晴圆缺。这件事,从古到今都难以完美。但愿离别千里的我们健康长久,共同仰望这一轮明月。

苏轼在中秋节,问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这么明亮圆满的月亮,什么时候才会有啊?我一边喝酒,一边向苍天询问。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这么大的月亮是不是每天都有啊?

多多:不是。

老师:对,那月亮会发生些什么变化啊?

多多:我来说。满月、凸月、上弦月、娥眉月、新月、残月、下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