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节 清明节的习俗(第1页)

老师:多多,清明节我们去干什么?

多多:回老家。

老师:我们回家乡做什么?

多多:我们要去爬山,欣赏景色。

老师:对,清明节我们去爬山,或者说去踏青,为什么叫踏青啊?

多多:因为山是绿色的。

老师:对,山是绿的,而且是新绿,所以我们要去踏青。但是我们更主要的是去上坟,去纪念死去的人。说到清明,我们经常把寒食清明连在一起。我先和你说说寒食,寒食我们在诗歌中遇到过,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寒食,所谓寒,就是冷的意思,寒食,就是吃冷的东西。寒食的时候,家里是不生火的,只准吃冷的东西,过了这两天,到了清明,再生火,新点的火就叫新火。

多多:为什么要吃冷的东西?

老师:这和一个故事有关系,寒食是为了纪念一个叫介子推的人。介子推是春秋时期的人,离现在两千多年了。那个时候整个中国有好多诸侯国,其中有一个晋国,晋国的国王叫晋献公,他喜欢一个叫骊姬的女子,那个女子很漂亮,但是心很坏,她想把原来王后的两个儿子害死。其中一个叫申生的,被她害死了;还有一个叫重耳,就逃了出去。介子推就是跟着他逃亡的,有一次重耳没有吃的东西了,介子推甚至把腿上的肉割下来给他吃。后来重耳重新回到晋国,当了国王,就是著名的晋文公,他要赏赐跟他一起逃亡的人,但是呢,他竟然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就一个人跑到山里面去了。晋文公后来想起来了,就派人去追他,但是他不肯出山。晋文公就想,那我放把火烧山,他一定会出来的。想不到介子推就是不出来,他抱着一棵树被烧死了。晋文公后来很伤心,又很后悔,就把山封了起来,并且规定禁火寒食,所以这两天就不准点火了,当然也只能吃冷的东西了。这是寒食的来由。接下来,我们说清明,多多,上节课我们说清明节可以做什么呀?

多多:踏青、上坟、祭祀祖先。

老师:非常好,清明节我们除了去上坟踏青之外,还有别的习俗。春天的时候我们可以放风筝、荡秋千、拔河,清明节天气温暖,也最适合播种。还有一个习俗哦,清明节要插柳的!人们会在门上插柳,或者直接把柳叶簪在头发上。据说,插柳可以辟邪,辟邪呢就是把那些疾病啊、不好的东西都驱逐掉。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意味,插柳可以留住年华。多多,你知道诗词里面为什么经常用柳字吗?因为它有一个谐音,就是「留」。古人经常在送别的时候折柳相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