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糟坊巷的尽头有一条与之交叉的小巷,名叫木匠营,这里住得都是些木作的匠人。
就在木匠营与糟坊巷交界的地方,有一间小铺面,迎风的招幌上绣着「冯婆婆馒头」。这里住着一个姓冯的老寡妇,她丈夫在世的时候也是个木匠,在一次工地的事故中不幸从梁架上摔下来一命呜呼了。
她为了维持生计,向丈夫的友人借了点钱,开了这家馒头铺子,因为做的馒头好吃又实在,整条街上的木匠们都来光顾,生意还算过得去。
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了,儿子小宝也这样拉扯着长大了。但就在二年前,儿子突然回来一定要她掏出十两银子,冯婆婆靠这小铺子这些年省吃俭用的哪里能攒下这么多钱。
可小宝就是不依不饶,哭天抢地地要冯婆婆拿出钱来,逼问之下才吞吞吐吐地说是在酒楼里认识了一个叫莺莺的妓女,拿这银子是要去要替她赎身的。
冯婆婆气得当场就昏了过去,还指望小宝能找个清白的人家接续老冯家的香火,这怎么就招惹上了妓女,还要去给她赎身,不说是拿不出这银子,就算有也不能让他这么给糟践了。
冯婆婆一气之下就将小宝锁在了后院的柴房里,可是这小宝就像着了魔一样,竟然想用裤腰带上吊,不过因为带子断了没死成。
这下给冯婆婆给吓住了,再也不敢将小宝关起来,并且同意出钱给莺莺去赎身,但这钱又从哪里来呢。
就在母子俩愁云惨淡的时候,一名白衣儒生突然出现,说是要出十两银子租冯婆婆家后院的一间房,母子两人就像做梦一样得了这十辆银子,小宝就拿着它去替莺莺赎了身。
莺莺进了冯家倒也安分守己,不仅里里外外操持地井井有条,对冯婆婆也是孝敬有佳。冯婆婆也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偷偷地感谢老冯家的列祖列宗护佑。
而这儒生虽然租了房子,却一天也没用过,日子一长连这事都快给淡忘了。但这一天,店里来了一男一女,男的长得颇为清秀,只是一双眼睛看着十分油滑,女的有些姿色,却颇为腼腆一言不发地跟在后面。
那男的拿出了当年的租约,冯婆婆自然也没什么话可说,就让他们住进了后院。
可是这些天,冯婆婆越发觉得这事蹊跷,自从那对男女住进后院,到了晚上时不时地传来呜呜咽咽的声音,这声音缠缠绵绵,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搞得冯婆婆整夜地睡不安稳,她心想自家的后院莫不是住进了狐仙,再回想二年前的那个儒生,还有天上掉下来的十两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