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可能会改变你人生的礼物,让我们在优秀女性的故事中找到勇气和力量。这里是生如夏花当代女性成长必修课。
大家好,我是亦丹,今天我们来讲讲杜拉斯。我们先说说杜拉斯是何许人也。玛格丽特·杜拉斯 1914 年生,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杜拉斯的文学作品包括 40 多部小说和 10 多部剧本,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像 1959 年的《广岛之恋》,以及 1992 年的《情人》,1996 年 3 月 3 日,杜拉斯走完了 82 年的生命旅程,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就有一个寓言诗的名字叫作《这是全部》。如果对她作品不熟悉,相信你会对下面的这几句话印象深刻。
我遇见你,我记得你这座城市天生就适合恋爱,你天生就适合我的灵魂,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经历过孤独的日子,我终于喜欢上自己的无知,与她们相处我感到惬意。如同那是一炉旺火,这时就该听任火焰缓缓燃烧,不说一句话,不评论任何事,必须在无知中自我更新,性格决定了她们的命运,然而又是什么?决定了她们的性格,我们无法改变所有人的环境,无法保证所有人都是处在那样一个能培养出良好性格的环境。所以请不要轻易的去评论每一个人的好坏。
迄今为止,这位法国著名的作家剧作家电影编导玛格丽特·杜拉斯逝世已经整整 21 年了,杜拉斯的一生漂亮而放荡,浪漫时很长,情人众多,她一生中最后一个情人是 27 岁的大学生扬·安德烈亚,她被她走完了 82 岁的人生,而她的第一个情人是 16 岁那年遇到的一个中国人胡陶乐(音译),她将这段情感埋藏了 50 多年之后才向世人吐露,也写在了小说《情人》当中。
关于杜拉斯和《情人》,王小波有独到的见解,他用下面的这篇文章向我们揭示了为什么我们要读《情人》,为什么读了《情人》就算知道了现代小说艺术,王小波在《用一生来学习艺术》里这样说道,我念过文科也念过理科,在课堂上听老师提到艺术这个词还是理科老师的次数最多。
化学老师说做实验有实验艺术,计算机老师说编程序有编程艺术,老师们说怎么做对是科学,怎么做好则是艺术。前者有判断真伪的法则,后者则没有艺术的真谛,就是要叫人感到好,甚至是完美无缺。传授科学知识就是告诉你这些法则,而艺术的修养是无法传授的,只能够潜移默化,这些都是理科老师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