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节 西蒙娜?德?波伏娃:如何成为一个独立而有思想的女人(上)(第1页)

这是一份可能会改变你人生的礼物,让我们在优秀女性的故事中找到勇气和力量。这里是生如夏花当代女性成长必修课。大家好,我是奕丹。

「我渴望能见你一面,但请你记得我不会开口要求要见你,这不是因为骄傲,而是因为唯有你也想见我的时候,我们的见面才有意义。」相信这句话在朋友圈里应该说是流传最广的一句话,而且我相信很多朋友也非常的熟悉,很多人会认为这样的一句话可能是某位网红大 v 的作品,但其实这句话是出自一个多世纪前的法国一位著名的作家,叫做波伏娃。

这是一位女性作家,应该说她的出现开创了一种女权主义。初次认识波夫娃是因为我的女朋友向我推荐了一本她的书,叫做《第二性》,这本书被称为是女权主义的圣经。 这部阐述女性何以成为第二性屈从属性的作品,让她成为了女权主义的领军人物。

波伏娃 18 岁的时候,她就觉得自己非常的与众不同,性格也很鲜明,甚至很有个性,但是她认为这种个性是必须的,因为她觉得我就是风景和目光,我只通过自己而存在,也只为自己而存在,所以她就把写作当成了自己跟自己对话的一种方式,就爱上了写作,这有点像她之后的存在主义学说的观点。其实在上个世纪 20 年代的法国女孩能够上大学还是一件非常新奇的事情。

那个时候波伏娃就决定要考入到大学当中去攻读学位,那个时候她上的是索邦大学,在 1926 年的时候以非常优异的成绩拿到了文学学位,但是在老师的建议之下,她又开始攻读哲学,全身心地又投入到了哲学的研究当中。

就在这一过程当中,她大量地读到了柏拉图、叔本华、莱布尼兹、荷柏格森的一些作品,这让波伏娃非常的长见识,同时也解答了她心中的很多疑问,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一些情感关系,还有世间的人情冷暖。

在 1928 年在波夫娃还不到 21 岁的时候获得了哲学学位,这个时候其实她完全可以做一个自由职业者,或者是向她的作家梦想靠近。

在 1928 年波伏娃还不到 21 岁的时候,她获得了哲学学士学位,这个时候她决定选择的第一份工作是当老师,于是就要准备大中学校的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在考场上就邂逅到了人生当中的第一位挚爱,那就是大才子萨特。他们可以允许彼此找到不同的情人,相互分享,自己跟情人之间的这种情感关系,很多细节,而他们两个也依然会保持着这种朋友关系和情侣关系。

这个很特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