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时空
1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是《王风·采葛》。全诗共三章,仅换了六个字。今译的话,意思大致是这样的:
她去采葛啦,我一日不看见她,感觉像隔了三个月啦。
她去采萧啦,我一日不看见她,感觉像隔了三个秋天啦。
她去采艾啦,我一日不看见她,感觉像隔了三年啦。
诗里的这个男子,爱上了一个采葛、采萧、采艾的女子,感到一天看不到她,就像过了三个月、三个秋天(或者三个季节)乃至三年一样,可见他的思慕有多么的强烈!由「三月」而「三秋」而「三岁」,夸张的程度由小而大,表示相思的程度由浅入深。成语「一日三秋」,就来自于这首诗。另外,《郑风·子衿》里也有「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诗句。

葛.诗经名物图解.细井徇撰绘.日本国立图书馆藏本
据说,有人要爱因斯坦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说明相对论的概念,他即以恋爱中男女对于时间的各种感受为例证。「一日三秋」应该是说明心理时间变慢的最佳例证吧?
又如古语说的「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白头」极言相处时间之久,「倾盖」极言相识时间之短。但相处时间再久,也可能是陌生人,相识时间再短,也可以成为知己。
这就像俄罗斯小说家屠格涅夫在《猎人笔记》里说的:「世间往往有奇怪的事:有的人你和他长住在一起,保持亲密的关系,然而从来不同他推心置腹地讲真心话;而有的人呢,刚刚相识,就一见如故,彼此像忏悔一样把所有的秘密都泄漏出来。」这也是一种关于时间的「相对论」吧?
2
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