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侠客到词人的辛弃疾
这一讲我们要聊的是辛弃疾。这是一位创作极为丰富的词人,我们讲过柳永这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词人,现在留传下来大概有二百多首词;苏轼是个大文豪,留存下来的词在三百六十首左右;李清照呢?也就四五十首。而辛弃疾创作的词有多少呢?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他的词的数量,几乎是柳永、苏轼、李清照三个人加在一起的总和。辛弃疾总共有六百多首词传世,位居宋代词人之冠。也就是说,从数量上来说,没有哪个宋代词人能够胜过辛弃疾。更可贵的是,他的词不但是数量第一,质量也是绝对一流。我们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虽然我个人觉得辛弃疾的词就是宋词之冠,但肯定有人会有意见,不过说是第一流的,也就是在最顶尖这个档次的,我想不会有人质疑。
辛弃疾这个词人,看上去好像一辈子就为了写词而生似的。其实,他的理想还真与词人有点儿远!他的理想是什么呢?是带兵打仗!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他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带着宋朝的军队去打金国。因为,他就是出生在金国。
没错,我们知道辛弃疾是南宋人,但是他出生地在今天的山东,而那个时候的山东,是处于金国统治下的。所以从出生地来说,辛弃疾是个金国人。不过,辛弃疾从懂事起,他的爷爷就告诉他,我们是大宋国民,不是金人。所以辛弃疾甫一成年,就参与了「反政府武装」,投入到伟大的抗金事业中去了。他起初在金国拉了一支军队,和一个叫耿京的起义军头领一起抗金。后来,耿京派他出使南宋,和宋高宗谈判,准备合作,里应外合,反抗金国。合作协议谈得很好,辛弃疾一行人正打算回去向耿京复命时,却听到一个消息说耿京已经被叛徒杀害了。辛弃疾不愧是个将才,他连夜带了五十骑兵,追到金国军营,把杀害耿京的叛徒张安国给逮住了。据史书记载,辛弃疾领着五十骑兵,如入无人之境,冲入上万人的金国军营,生擒张安国,然后把张安国献给了南宋朝廷斩首。他自己也从此离开金国,到宋朝为官。这一年,辛弃疾二十三岁。
辛弃疾晚年写了一首《鹧鸪天》,回忆自己的这段经历,「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自己年轻的时候,是带着上万人的部队抵抗金国的。后来「锦襜突骑」,穿着短衣,也就是一副军
(本章节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