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世界的交叉重叠
我们读《红楼梦》,会碰到它在结构上明显的特点:它是由三组两两相对的不同的「世界」构成:大观园内外两个世界、贾府内外两个世界以及神话世界与世俗世界。
这是我们读《红楼梦》的又一个关键:我们要在这些不同的「世界」之间取得平衡,不能顾此失彼。
先看贾府内外的两个世界。这两个世界本质上没什么不同。贾府那些人性和社会现象,外面的世界也有。但是,由于小说写贾府用的是显微镜和放大镜,写外面世界用的是望远镜,使读者在观感上似乎就产生不小的区别。
而且,贾府是由大家族内部的血缘和主仆关系维系的,蒙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似乎比外面世界更有人情味儿。比如,贾珍收租之后,会分一些给贫寒无业的族人,还给他们安排工作;王熙凤对刘姥姥这样的穷亲戚也相当热情,虽说有炫富之心,但毕竟可以看出亲戚之间的情谊。作者对外面的世界,是站在远处给予无情暴露;对贾府,是站在近处,有批判,也有惋惜,有讽刺,也有同情,所以比较含蓄。这可能是自传因素起了作用。
但读到后面,「温情脉脉的面纱」被一层层揭去,贾府和外面的世界就一模一样了。它不过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再看大观园内外两个世界,这就显著不同,但也彼此相关。
年轻人读《红楼梦》,可能有选择性,喜欢卿卿我我、青春洋溢、诗情画意的大观园内部场景,容易忽略作者直接和间接描写的大观园之外那些跟少男少女无关的人和事。

元春像.金陵十二钗正册.卡内基梅隆大学波斯纳中心藏
但《红楼梦》不仅写了大观园,作者在荣宁二府及其之外的大世界,也写了许多的人和事,某种程度上,其体量或许还超过大观园。《红楼梦》既是写大观园内生活的爱情小说,也是写大观园之外生活的「世情小说」。二者既有区别,又息息相通。
大观园并非一开始就有,是贾府因为元妃省亲,特地建造的。本来并没打算叫宝玉和姑娘丫鬟
(本章节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