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词谁能唱得了
苏东坡这个名字,我想只要有一点儿文化常识的人都听说过,再不济也听说过「东坡肉」。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亲和力、最有群众基础的词人。因为这个人性格很外向,他曾说自己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的小乞丐,眼前见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关于他,我们能说上一整天,但这里,我还是着重谈谈苏东坡的词。
说到苏东坡的词,大家肯定都会想到「大江东去」,想到「明月几时有」,想到「一蓑烟雨任平生」,想到「天涯何处无芳草」等等,他的词句脍炙人口的特别多。我们在前面讲过,词就是用来唱的歌词,那么苏轼的词,是写给谁来唱的呢?也许你们听过王菲唱过那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也许你们知道周传雄唱的「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也是出自苏轼的词句「寂寞沙洲冷」,这当然都是我们当代人的演绎。那么在苏轼的时代,他的词谁唱?更重要的是,谁能唱?
为什么要问东坡的词谁能唱?这也不是我提出的问题,而是当时的人就存在这个疑问了。大家都知道,苏轼因为新旧党争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在黄州的苏轼,因为政治上的失意,他把大量的人生思考,都投入到了文学创作之中。一个夏天,他泛舟黄州赤壁,写出了著名的《赤壁赋》,同时也创作出一首传唱千年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开篇气势非常磅礴,「大江东去」,都是大开口的字,很有力量。「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仅仅读到开篇这两句,一个站在浩荡的长江之上,回望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巨人,若现眼前。这首如此豪放的词,谁来唱呢?据说,苏轼回到朝廷后,他的幕下有一个非常善于唱词的幕士。一天,苏轼问幕士:「我的词比柳七的如何?」柳七就是柳永。幕士回答说:「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岁女孩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学士之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也就是说,「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柳永的词,极尽婉约,一个弱小的歌女,唱出来就非常动听。而你苏轼的词,实在没人唱得来,要找个关西大汉,才可能吼得上去。苏轼听了这段话「为之绝倒」。苏轼有个学生,也是「苏门六君子」之一,叫陈师道,他也曾经说苏东坡的词「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就是说词写得好是好,但是
(本章节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