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横空出世的年轻人(第1页)

自从公元前 6 世纪的古希腊艺术家埃克塞基亚斯于自己绘制的陶瓶上留下名字之后,已经过去 2500 多年了。在这两千多年间,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名字被记住、被遗忘、被否定、被重新发现的都有。而极罕有艺术家,能够自出道以来,便受到极高的赞誉,并且其光芒在身后的数百年间越发闪耀。甚至当人们回顾他的一生时,会无法理解怎么能有人以一己之力创造出如此巨大的成就,进而对这种超乎常理的艺术家冠以「奇迹」的称谓。乔托·迪·邦多内便配得上这样的赞誉。

活跃于 13 世纪、14 世纪的意大利画家乔托是一个无论怎么赞誉都不过分的画家,在他的有生之年,他便已经负有盛名。待他去世之后,他的艺术遗产持续地见诸历代艺术家的作品之上。在之后的几百年间,倘若拿一幅像前文讲过的贝林吉耶里的作品来问 16 世纪或者 18 世纪的画家,是否从中获得了艺术的馈赠,他们可能还会说:这和我关系不大。但几乎没有人能说:我的艺术,和乔托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然而,尽管乔托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已无可撼动,但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要理解为何乔托能有这样的地位,他的艺术给 14 世纪的艺术界带来何种翻天覆地的改变,还需要我们试着回到他所在的时代才行。而一旦看出乔托的精妙所在之后,再回头看他后世的那些艺术作品,便会发现乔托真是无处不在。

乔托出生的时候,距离贝林吉耶里的《圣方济各祭坛画》被创作出来仅仅过去了 31 年的时光。那时他所能接触到的「现代艺术」,大体还沿袭着类似的样式。不止一位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家留下文字称,13 世纪的艺术家契马布埃是乔托的老师 ?。《圣三一教堂的升座圣母》 ?[图 1] ?是契马布埃的代表作。画中描绘了怀抱年幼的耶稣、端坐于中间的升座圣母,以及环绕圣母的天使和圣徒们。和贝林吉耶里的作品相比,契马布埃在描绘宝座时已经带有了更为明显的立体感,但在刻画人物的时候,仍旧以沿袭古法为主,人物如同剪纸一般被规矩地摆在画面上。

[图 1] 契马布埃,《圣三一教堂的升座圣母》(Maestà of Sa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