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开工后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高效地将总重 3.2 万吨的石头、砖块从地面运到顶部。布鲁内莱斯基设计了一座牛吊车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吊车被同时代的博物学家塔科拉(Taccola di Jacopo)描绘了下来
[图 4]
,只不过在画中担任动力的是一匹马。画中可以见到一大两小共三个齿轮,堪称整个吊车两大特色之一。在中部的杆上有两个彼此相对的小齿轮,同一时间只有一个小齿轮和中间的大齿轮相连,分别负责控制吊篮的升降。当牛马驱动齿轮旋转,带动吊篮升至最高点时,工人无须像以往的设备那样将牛马掉头,要求它朝另一个方向前进以使吊篮下降。工人只需扳动一个拉杆,就能调整中间杆的位置,将负责上升的齿轮切换为负责下降的齿轮。这个原理可以说是现代汽车中「倒挡」的前身。在需要倒车时,只需将变速箱切换到「倒车」挡位,就能实现车辆的倒驶,而为汽车提供动力的发动机本身,并不需要反向运转。牛马虽然吃苦耐劳,但终究是活物,倘若为了升降吊篮而频繁要求牛马掉转方向,很容易导致牛马发脾气,进而罢工。布鲁内莱斯基的这个设计则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吊车的另一个特色是一套三速变速器,可以根据搬运货物的重量来随时调整升降的速度。

[图 4] 博物学家塔科拉绘制的布鲁内莱斯基牛(马)吊车示意图
约 15 世纪 30 年代
虽然布鲁内莱斯基解决了升降机的问题,但同时也留给后人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究竟是如何想出这些点子的。历史学家尚未找到有先于布鲁内莱斯基的工程师发明过类似设备的记载,即便是最接近的推测,也很难让人信服。历史有载,1423 年,也就是布鲁内莱斯基造出吊车两年后,一个名叫奥雷斯巴的冒险家从东方的君士坦丁堡带回了总计 238 件希腊文手稿,这些手稿既包括戏剧和哲学,也有古希腊的数学和工程学著作。其中所涉及的古希腊工程学知识,确实可能给布鲁内莱斯基带来启发,但一是当奥雷斯巴到达佛罗伦萨时,吊车早已建完;二是当时的佛罗伦萨学者中懂得希腊语的人不算多,布鲁内莱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