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节 改变艺术史的一顿饭(第1页)

今天的我们倘若了解到有关这些艺术家生平的蛛丝马迹,其实很有可能就是从瓦萨里这里知道的。事实上,整个文艺复兴的艺术史上最有意思、最鲜活的故事,几乎都是从他笔下流传来的。乔托仅仅画出一个圆形便让教皇意识到他冠绝群雄,布鲁内莱斯基靠往桌上磕一颗鸡蛋拿下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委托,韦罗基奥因为看到自己的学徒达·芬奇所绘天使过于精彩而干脆搁笔……这些读起来如同段子一般精彩的故事,均出自瓦萨里所著的一本名为《意大利艺苑名人传》的鸿篇巨著。书中以纪传体的体裁,记述了他所认知的自契马布埃以来,一直到他所生活的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的事迹和作品,并附上了自己的评论。他的影响如此广泛而深远,以至于后人甚至并不需要亲自去读他的书,只要我们随意想到一些有关艺术家的印象,可能就来自他。他影响我们认知的艺术史,影响美术馆选择和陈列展品的方式,乃至艺术家这一职业在我们心中的样子,还有为什么艺术对于改变世界是有积极意义的。今天的学者们认为,即使不把瓦萨里尊为西方艺术史这一学科的开派祖师,也应当至少称他为一位奠基的先驱。

[32]

历史的幽默之处在于,这部塑造了艺术史学科雏形的伟大作品,却是在一个饭桌上偶然「吃出来」的。

大约在 1545 年,身为建筑师和画家的瓦萨里时而同其他一众各行业人士齐聚在红衣主教法尔内塞的府邸,出席红衣主教的晚宴。不过,在晚宴上并不是红衣主教和众人围坐在一个圆桌上边吃边聊,而是红衣主教一个人吃,其他人为他助兴。大家围绕一个话题畅所欲言,倒有点儿像是今天的谈话类综艺节目。等红衣主教吃完了,大家才能上桌吃饭。就在其中一个晚上,话题转到了参与晚宴的保罗·乔维奥(Paolo Giovio)身上。乔维奥既是一位医生,也是一位作家,他最为后人所称道的,便是他为意大利战争撰写的编年史。席间,乔维奥谈到了自己的博物馆,以及自己如何懂得去欣赏自契马布埃以来的诸多艺术大师,倘若有时间,一定要如数家珍地写一本书出来。瓦萨里在旁听闻,心中只是替他感到遗憾,因为虽然乔维奥在战争史上是专家,也有写作的经验,但对于艺术这一行确实缺乏深入了解。他只是懂得一个大概,一旦涉及具体细节,便时常把好几个艺术家的名字、籍贯和作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