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越是了解瓦萨里,知道他可能是那个时代最懂得欣赏艺术的人,也就越难以理解,当科西莫一世·德·美第奇指派瓦萨里将达·芬奇在约半个世纪之前留在市政厅大堂的烂尾工程以新画覆盖起来时,如此珍视艺术的瓦萨里是如何下得去手的。的确,我们已知的事实是,曾经画着《安吉里之战》的那面墙上,现在画的是《马尔恰诺之战》,而且这正是瓦萨里亲笔所为。既然瓦萨里都已经亲笔将达·芬奇的作品以文字描述下来,难道他就没有想些什么办法,把这件即便可能已经破损的杰作保留下来吗?
这一怀疑,自从瓦萨里的画作完工后就一直存在。人们只是觉得,达·芬奇的原作一定藏在瓦萨里所绘的某一幅画后面,但至于是哪一幅,人们却没有一个答案。直到有人在端详瓦萨里的画作时发现,在整幅高 7.6 米,宽 13 米大的画面之中,瓦萨里仅仅写了两个单词:CERCA TROVA
[图 6]
,意思是「寻找,就能找到」。除此之外,全画再也找不出别的字了。

[图 6] 乔尔乔·瓦萨里,《马尔恰诺之战》局部
就在我们怀疑瓦萨里画作背后可能存在传说中的达·芬奇壁画时,我们偏偏在画中看到了「寻找,就能找到」这句话。这一线索吸引历代学者,像印第安纳·琼斯一样上穷碧落下黄泉地从瓦萨里的画作中寻找线索,希望能够确认:达·芬奇的作品,就完好地藏在这一幅画面之下。人们甚至期待,瓦萨里在绘画时额外做了一层薄墙,以完美地保护下面达·芬奇的画作。至今,这一推测仍然没有结论,在现有的科技水平之下,我们没有全能的透视眼,也总不能为了一件可能存在的达·芬奇未完成的作品,就真的将瓦萨里的画作铲掉。说来也是有趣,一辈子写了一本大书的瓦萨里,却用仅仅两个单词,便留给了后人如同一本书一样的想象空间。倘若在艺术史这一领域之外,悬疑故事作家也要找出个先驱的话,瓦萨里也是当之无愧了。
 
(本章节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