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委罗内塞和丁托列托先后于 1588 年和 1594 年去世后,威尼斯已经有超过一个世纪没有迎来新的艺术大师了。此时的威尼斯,已经是一个垂垂老矣的共和国,尽管从表面上来看,威尼斯商人的船队依然在地中海上来来往往,但最终致使威尼斯衰败的种子,却早在乔瓦尼·贝里尼活跃的时代便已经埋下了。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不曾停下。这一次,轧过他们的车轮叫作「殖民主义」。
威尼斯人以经商驰名,当年真蒂莱之所以要向东前往君士坦丁堡,为穆罕默德二世画像,背后的目的正是希望以此保持连通亚非拉大陆的水上贸易。威尼斯人通过精明的外交手腕,控制了商业要冲和通商路线,但就在威尼斯人从君士坦丁堡源源不断地上货时,新兴帝国却通过殖民的方式,直接统治原材料产地。在 1450 年左右,葡萄牙人向被威尼斯人垄断的蔗糖贸易发起挑战,他们殖民非洲西海岸外的马德拉群岛,并在当地大力发展制糖业,到了 1490 年,蔗糖在西欧的市场价已经下跌至之前的三分之一,威尼斯人不得不放弃蔗糖市场。
威尼斯曾是整个欧洲颜料商品的集散地,这里为艺术家创作出五彩斑斓的作品提供了充分条件。但在 16 世纪后,他们的颜料贸易也受到了冲击。一直以来,威尼斯都从希腊和克里特岛等地进口最畅销的红色颜料,这种颜料是由寄生在希腊橡树的虫子身上提取的。但在 16 世纪后,人们发现可以从一种红木中提取类似的颜料,这种树的产地,正是同样被葡萄牙殖民的巴西。事实上,巴西的国名「Brasil」正是这种红木的名字,这片国土在当年的欧洲商人口中,就被称为「Terra do Brasil」,意思是「红木之国」。何况,从新大陆运来的商品,远不止颜料一种。白银、黄铜、各式香料……威尼斯失去的阵地越来越多。当它的竞争对手将视野放在全球的殖民布局之上时,仅为弹丸之地的威尼斯连固守自己的地中海贸易都有难度。为求生存,威尼斯试图拓展新的商品门类,其中就包括玻璃制造业。直到今天,玻璃制品都是去威尼斯旅游的人们上佳的纪念品。
不过,虽然在我们这些今人看来颇为威尼斯人的前途担忧,但对于当时生活的人来说,历史的巨变并不是一瞬间到来的。在经历着生意越来越难做的窘境时,他们在生活上的享乐却并不马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原本只属于贵族的娱乐项目歌剧,便是在威尼斯率先走进剧场,只要付钱买票,人人都能享受。在委罗内塞那一代艺术大师逝世的时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