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章 ,踩着弹坑前进(第1页)

2985

西线纵队的总攻击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正面进攻的栗云龙总部,让栗云龙和诸位军官都有些摸不着头脑,“打到盖州?大石桥?已经完全截断了俄军的南撤道路?”

大家根本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军部严令再次核实情报,并且以军法从事的最高威胁来督促,很快,已经到了盖州的西线纵队的情报部门,一连三次给军部发布消息,证实了正在不断进展的新态势。

栗云龙不禁喜出望外。

“书生带兵,就是心狠手辣啊!”

大家都对徐竹改变了印象,后来,当徐先生抱着家谱,把自己的身世看得比自己的功勋还重要的时候,大家才知道,这家伙竟然出身名门: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后人。测试文字水印3。

“基因不错啊,难怪这么猛男的!”

不过进展很大是事实,也是危机,如果其他的方面不加配合,这支生猛海鲜的劲旅也许就成了孤军突击敌人后方的冒险家了。岌岌可危。

栗云龙立刻在第二天就展开了正面的全面进攻,并且,要求全军将士,不顾一切地进攻,进攻,再进攻:“给老子打,狠狠地打!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也要胜利!”

先进的现代军队通信系统使中国军队的联系成为及时通信,所以,各个方面可以展开有效的协同,而俄军就不同了,他们更多的需要骑兵来联系!

栗云龙印象最深的是,在真实的一战中,突击到了东普鲁士的两路俄军,就是因为相互之间的联络手段过于原始,两天之内都没有联系,所以才给了兴登堡将军一个各个击破的良机,结果,德国的第八集团军在援军的帮助下,以少胜多,将两路俄军分别包围歼灭,四六万俄军哗啦一声没了。测试文字水印9。测试文字水印9。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要是俄军有很好的联络通信的话,早就将北调的部队拉回来啃徐竹的乌合之众了。情况也许在瞬间就演变成了俄军对中国军队的诱敌深入,再聚为歼之的反面典型了。

鞍山北面前线。中国新军第一师团指挥部,军长栗云龙,师团长段大鹏,参谋长兼第二预备师团长欧阳风,预备第一师团长荣美尔,侦察兵系统指挥官王猛等人,都聚集在一起,最后敲定了进攻的细节,那时,天色刚刚破晓。测试文字水印6。

八点钟。中国军队正式开始进攻,一改夜袭的习惯,使疲于奔命,夜里高度警惕紧张的俄军再次意料不到。

坦克兵出身的栗云龙对大炮和突击力量的认识有独到的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