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章,军事重工战略(第1页)

一句话,现在的满洲经济,起步阶段和发展方向就是军火交易,国民经济军事化,以军事重工为核心,带动其他一切相关行业的发展,这个战略的确定,自然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根殖于满洲地区特有的资源结构,煤炭工业,钢铁工业,都比较发达和集中,还有石油资源的分布,怎么说在一定的经济水平上,也能满足数十年的重工业需要,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有多种类型,普通的自然是轻工业之间起步,积累资金和技术,或者在工业革命浪潮中顺势而为,取得进展。

“我们国家非常特殊,满洲地区现在的形势,急需我们将经济发展起來,沒有经济的雄厚实力,沒有科技能力,则我们的军事实力也不可能持久,国家安全的根本其实有很多,在物的方面就是钱儿,现在的战争就是烧钱儿的战争,是流血的战争,关键还是看谁身上的血更多,更耐住往外哗啦啦地流!”栗云龙经常在高官会议上这样讲。

“东北是个好地方,共和国的长子,一五计划就是在这里大放异彩的,我们的未來,也和这块神奇的土地息息相关,作为后起的国家,甚至是国家的一部分,我们不得不走武装警察的道路,我们的目标是德国,那是我们比较合理地典范,要做一个有国家的军队,而不是一个有军队的国家的成员,要将满洲地区先发展起來,经济的突破点应该选择在重工业上,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重工业主导,这也是基本的国际潮流,尽管我们中国已经落后了许多,现在才是中国最最关键的年代,十年时间,胜利则成功为世界最强之国,失败则一蹶不振,要经历漫漫数十年苦难历程才能沐浴血重生,我们要千万抓住这个机会,五年奠定基础,五年开始起步,用两个五年计划來实现国家局部的近代化,在某些方面某些行业领先世界潮流,从而实现整体的赶超!”欧阳风参谋长娓娓而谈。

在对俄战争基本奠定胜局的情况下,中国新军已经在经济方面逐渐明确了核心,方向,国家命运固然需要铁血战争,但是,真正的不流血的战争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的改良上,日本在朝鲜的小动作和清政府中央以及天津,北京方面清朝地方官员的封锁态度,都使栗云龙决定修改长驱直入,直接收复北疆失地,中止和俄军全面对抗的战略思想,及早进行国内的经济改造。

“是的,我们中国,应该选择的不是和平崛起,而是武装崛起,和平崛起是一相情愿,就是骗小孩子也不灵的荒唐念头,在很多时候,还自束缚手脚,画地为牢,崛起就是要建立国家的威望,权威,国际地位,自然是要扩大发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