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章。三光政策(第1页)

白强的骑兵连到达目的地以后,减员已经四分之一强,更为严重关键的是,子弹的消耗非常之大,冲锋枪的威力虽然大,可是?胃口也大,大得令人发指,马上背的伸上缠的,数条子弹带都被报销了,所以,骑兵连的战斗力也减少到了非常微弱的地步。

无可奈何之下,他们只能老老实实地呆在城南十余里处隐蔽起來,等待着大部队的增援。

只一天时间,曹福田师团的前锋,孙武师团的前锋,都迅速向西南挺进,出现在新义州附近,尤其是曹师团的规模最大,为一个骑兵营,和其他部队不同的还有一个,他们丝毫不许携带任何一粒军粮,曹福田亲自下令要求的,他说,满洲的粮食供应非常紧张,军粮的运输非常不容易,他的师团部里囤积的,只有全师团一个月的军粮,一旦这个月的用完,那全师团只有喝西北风了,所以,他说,谁要是有本事,他就自己弄粮食去,他还给官兵约法三章,一,自己弄粮食,解决一切给养,二,方法自己想,师团部不管,三,师团部只要战绩,不要军纪。

曹福田有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在满洲对俄战斗中,曹师团屡次吃亏,遭遇不小的损失,给人的印象是,他们是一支弱旅,软西红柿,谁都可以捏,不止一次,憨厚的老曹听到了背后有官兵的议论。

老曹虽然忠厚木讷,部下也并非沒有能人,栗云龙给他配备的几个参谋官都是猴精,所以,他们能够出此次下策,也算是发了狠。

和白强师团的前锋故意在敌人的城墙面前招摇撞骗,吸引敌人來进攻,然后以凶猛的火力大败之的凶悍不同,曹师团的兵扮演的是另外一种角色,那就是,摧毁韩国军队的地方基础,截断其人力物力的接济,并且化为我有。

说白了,曹师团要实行三光政策,人,抓光,粮食积蓄,抢光,房屋田园,烧光,在孙武和白强两个得力干将的部队想方设法要歼灭韩国军队的时候,曹师团却做着发财致富的春秋大梦。

并不是曹福田心狠手辣,敢于违背军团的纪律要求,其实,栗云龙对于军纪一向是内紧外松,在国内要求紧,非常严明,在国外要求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他的内心想法有两点,一,战争主要靠的不是善良和恩惠大比拼,而是实力和野蛮力,胜者为王,宋襄公为典型的中国式“仁义”形象对实际战争影响不大,二,以战养战,哪怕是采取极端的措施,只要能够获得足够的给养就行。

支持栗云龙这种想法,也实际上在中国新军高层军官的思想中能够流行的这种论点的基础有两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