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七章,雷尔沼泽大惨案(四)(第1页)

这个悬殊的战斗比例后來被公布于众,被各国军事专家学者和妇孺们所津津乐道,自然也是俄罗斯人心中的隐痛。

在追击作战中的悬殊战损是很多人难以理解的,例如,在明朝中央政府对满清地方政权的平叛作战中,爆发过著名的松锦决战,明朝督师洪承畴在皇帝和监军张若麟的强大压力下,被迫猛烈进兵,结果在松山一带被抄掉了笔架山的粮食物资,于是,全军大溃,在满清叛军的追逐下,数万明军官兵英勇牺牲,而满清叛军的损失只有数百人而已。

类似的情况在中日战争(1931年----1945年)中也有很多印证,在缅甸战场,英国军队作战不支撤退,仅路上就有上万人因为饥饿疾病死翘翘了,比实际的作战损失大得多。

一百余对两万三千的比例还不是最伤心最惨绝人寰的,雷尔沼泽,全称是雷德哥斯克尔沼泽才是俄国军人魂牵梦萦,刻骨难忘的。

数十年后,因为中俄关系的缓解,中华共和国政府放宽了限制,才使俄罗斯人有资格來到乌拉尔山脉以东的俄国曾经的旧地游览,以后,渐渐成为一种风气,俄罗斯民众每当四月上旬,就开始起程,中旬形成高氵朝,來这里祭典缅怀俄军官兵的惨淡牺牲,数十年后,年龄已经很老的俄罗斯人,一些军官和艺术家们,还來这里拜海,海是海子,泡子,沼泽的意思,在这里,他们哭泣,哀叹,静默,雷尔沼泽也因此成为俄罗斯人的哭湖,与犹太人的哭墙被人们相提并论。

与此大相径庭的是,中国军人从此又多了一项功勋和荣誉的象征。虽然以后这样的胜利象征多得不可思议,比如在平壤,在汉城,在对马海峡,在东京,在安南的海防,在马六甲,在更多更远的地方,都因为中国军队的赫赫战功而永载史册,成为中华共和国激励年轻一代的座右铭,花环。

向來以刻石燕然山为最高对外作战武功的中国军人,已经悄然变换了说词,那就是,纵横北泽,每年,也有很多中国军人來这里寻找当年激战的痕迹,缅怀昔日的英勇事迹。

黑龙江上,在中国逊克城的东边,俄国境内有一个城镇叫作波亚尔科沃,从黑龙江出发有一条清水潺潺的支流。虽然小得普通人们都不愿意去探询它的名字,可是?却也有上百公里之长,沿途滋润了荒凉的平原,孕育了许多村庄,河中,鱼儿成群结队,硕大肥美,岸上黄羊,水鹿,野马,野猪,鼠兔旱獭之辈难以清数,荒凉其外,富饶其中。

此河渐行渐远,自波亚尔科沃镇东南斜來,绕城镇西端而北,稍微偏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