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亚战争 一八八章 ,攻击大坂(第1页)

中**队的攻势进入了快车道,孙武军在右翼,荣美尔军为左翼,徐竹军为接应,在本州岛上,全面推进,孙武军沿着南海岸线攻击前进,首先,南出四十余里,占领了吴,吴是一个小型的城镇,有日本居民两万多人。驻军三千,中**队做出了强硬的攻击态势,坦克为先导轰击。不料,日军立刻就崩溃,四处逃散,使中**队的牛刀连小鸡崽都找不到,只能在城中大肆抢掠一番,然后,捉了二三百个倒霉的,腿短的日本兵,然后作为战俘,驱赶着为前锋。

现在,中**队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占领敌国的经验,尤其是对待战俘,效果非常之好,首先,一般不再屠杀之,而是简单地教育,软硬兼施,最终,将之使用于劳力运输方面。,控制使用,二,使用于攻击部队中,让这些人充当向导,编制为中国新军的“探马赤军”,这种称呼,是蒙古帝国时代的一种部队,现在非常适合,充当探查道路的前锋。距离不多远,几百米,一旦这些家伙想要逃跑,立刻就能开枪击毙,总之在射程之内,日本人有了什么埋伏,这些前锋的日本人就可以探查出来,战斗的时候,就给这些日本人发些步枪,刺刀之类,让其作战在第一线。让日本人打日本人,以倭制倭,尽量减少中**队的伤亡,是栗云龙等人的基本思想。

在刺刀逼迫的同时,中国新军也给这些日本人以“名分”,以权利,比如抢劫财物之类的事情,往往日本兵先干。这样,就将其彻底地推到了“堕落”“反叛”的立场上,财物什么的,中国新军挑选以后,也发给他们一部分,算是共同分赃的意思。日本人有了名义,就是有了尊严,在中国新军的刺刀下还能重新武装起来,当然是喜出望外,还有财物的分配,使之品尝到了甜头儿。就这样,时间一久,他们多干几回,一回生二回熟,到最后,你就是撵他们也撵不走了,日本战俘被大量地,迅速地转化为中**队的附庸部队,日本人的克星,真正的强盗,在占领京都的前后,这些日本战俘军起的作用相当之大,因为占领了地方就有金银财宝,日本新军的眼睛都是红的了,一听说中国大兵,中国老爷们决定前进了,就高兴得嗷嗷直叫:“要西,要西!进攻快快地,我喜欢!”

本来很讨厌日本战俘,意识里觉得应该统统干掉的孙武军长,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他的部下,迅速地增加了十三个营的日本新军“探马赤军”,到最后,中**队基本上都不用打仗,只要跟随着这些日本人走就是了。

日本军队的抵抗力量非常薄弱,这让中**队感到了明显地变化,可以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