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坂是日本的著名城市之一,人口多达十五万,在当时的世界上,城市化进程还有限,已经属于不错的地区,还因为经济上,日本的工业发展实行中小企业为主,甚至以家庭作坊式的类型,比较分散,所以,象大坂这样的都市,周围地区,都是著名的工业集聚区,属于日本的工业中心之一。
大坂的经济战略地位是重要的,其军事的,政治的意义更加重要,出大坂向东五六十里,就是著名的日本古代都城,奈良,不仅在建筑艺术上美不胜收,还是日本的政治象征之一,而出大坂北向百里,就是著名的京都市!
京都城,是一千年来日本的都城,在明治维新政府组建之初,日本天皇和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的所在地就是这里,当幕府失败,被迫“交还大政”以后,天皇政府才从京都迁移到了原幕府将军德川庆喜所在的江户,并且将之改名为东京。
四十年前的日本都城京都市,千年以前的古都奈良,都在这里,所以,近卫大将就是再不想打仗,也得拼命守卫,事实上,大将已经向天皇保证过了,他决心以自己的脑袋担保,一定要和中**队在这里血战到底。
“天皇陛下,臣弟之所以不死于山口,就是因为,大坂,京都,奈良还需要臣!”
天皇也没有追究他在本州西部一再失败的责任,这时候再追究责任,已经太不够意思了,毕竟,人家还有一定的带兵经验,而天皇的身边,目前已经没有几个能人了。
藤泽联队的胜利,将日本新军击退了数里,然后才返回阵地。
遭遇了突然反击,在混乱的日本新军的冲击下,朝鲜军和中**队也很理智地撤离了,然后,询问日本新军情况,扎住阵脚,等待援助。
中**队派遣了多处人员对日军的阵地进行侦察,和日军的警戒部队之间发生了激烈地交锋,之后,才大致弄清了日军的位置。
幸好日军藤泽联队作战很保守,没有及时地追击,否则,以日本新军的混乱和中国朝鲜军数量的稀少,一定会遭到重大挫折的,因为,藤泽联队的背后,还有几个旅团的日军,甚至还有骑兵联队。
中**的步兵营长王硕成为前锋的统一指挥,他派遣人员和后方及时地联系,要求坦克分队尽快赶上,要求空军迅速增援。
王营长不甘心,派遣部队进行了新的进攻。在日军的工事面前,中**队的六零炮效果不大,日军象一个大马蜂窝儿,稍一接触就蜂拥而来,进行反击。
“班哉!班哉!”日军的冲锋,犹如山呼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