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傍晚时分,阳光悄悄的淹没在地平线之下,淡淡的余晖撒着大地,一天即将结束。()
巨鹿县城,东区。
伪军保安团长高明,还是坐在那片老房子里,不过,直接霸占了人去楼空的整个大院子。
独门独院,也算是巨鹿县城里一大户了。
大门口,两头巨大的石狮子分列两侧,威武雄壮,能够看出,出自名家之手。
街角几个人打量着威武的大房子,正是李长青、王永泽、李强、侯路等人,他们都穿着小鬼子的军服。
新的职务,新的开始。
王永泽好好清洁了一下,不但洗去了身上的灰尘,同样也洗去了心中的阴影,开始了新的征程。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
从里到外焕然一新的王永泽,早有没有了之前没落的样子,显得意气奋发,大展拳脚一番!初见之时,几乎没有人认出这就是那个叫花子。
慢慢放开心结的王永泽,把自己的故事讲给了李长青。
王永泽早年进入东北讲武堂学习,受教于武堂教官郭松龄以及东北少帅张学良,后因学习成绩优秀,被保送至日本步兵军校学习。1928年‘皇姑屯事件’,东北王张作霖被日本炸死。消息传到日本,在日留学的东北军事无比义愤填膺,也让王永泽更加坚定了抵抗日寇,杀敌报国的军心。
1929年,在日本步兵学院学习三年的王永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国,进入了东北军。他们这一批学员,与少帅张学良在讲武堂时可谓是同吃同住,积累了很深的感情,因此,在少帅的钟爱下,都得到升迁。他进入51军任上尉代理营长,也是当时炙手可热的人物。
当时东北军有五大主力,分别是51军,53军,57军,63军以及骑兵军。学成归来的王永泽,看到了中华大地上侵略者肆行无忌,新仇旧恨之下,他将一腔热血,融入了军队之中。短短几个月时间,他手下的那个营,纪录严明,战斗力大幅提升,得到少帅一再的表扬。
三零年,中原大战最为紧要的关头,少帅兵锋所向,改旗易帜,带领二十万东北军入关,助蒋介石大获全胜。蒋介石大封群臣,而危难时候挺身相助的少帅,自然得到的封赏最重。推举张学良为国府委员,并授张学良以节制辽、吉、黑、晋、冀、察、热、绥八省区军队之全权,还将北平、天津、青岛三市及河北、察哈尔两省划归张学良管辖。
中原大战后,实力和声望大涨的少帅,有意更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