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身就走,与妥协并不矛盾,那就是我们对真正的对与错的判断,以及对自我与他人关系的反思。
我年轻的时候,感觉自己脑子转得快,常常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让对方哑口无言。总是以为自己又成功地拿下了一个客户,或者又成功地说服了一个人,很有成就感。
直到有一次,我在酒桌上搞定了一位大老板。当时,他拍着胸脯给我做出承诺,说一定能满足我的要求。那天,我的心情非常好。
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第二天,这位老板把一笔业务转给了他的一个手下全权负责。而他的这位手下完全没有按照我和老板约定的条目进行,这让我非常生气。
我去找这位老板,他支支吾吾,说「手下人不好管」。可是没过几次,他就不接我的电话了。一笔业务就在磕磕绊绊中进行得很艰难。
这件事情给我的刺激很大,让我意识到很多事情不能只靠「术」来征服别人,还要有「道」的支撑。
口头上说服别人是容易的,得到别人口头上的承诺也是容易的,可是当我们不能合理地给别人提供价值的时候,即使别人碍于情面勉强答应了,到了后续,他们也会因为内心的不满意而使事情产生变故,让事情变得复杂。
人与人之间除了要有拒绝的底气,还要懂得这是一门妥协的艺术。要兼顾双方的利益,才能做到平衡。该妥协的时候妥协,尽量不要逼迫别人勉强答应他本来不想做的事。合情合理才不会导致前期承诺容易,后期执行的时候繁复无比,让自己措手不及的状况。
合作的过程中,不相信同事是不行的。像我以前常说的那样,不放心把自己的后背交给战友,就打不败眼前的敌人。当然,任何事情都要适度。如果需要小心戒备的时候,你自恃与战友关系好,不小心踩雷,你的战友一定会背着你前行吗?不要轻易有这种勇气。
我有个朋友,接管了一个分公司。他做事颇有些江湖气,雷厉风行,他的下属都很信服他。
有一天,他开除了一个不合格的员工。这个员工居然给总公司写信,信的内容有的是无中生有,有的是添油加醋,把朋友检举了一番。
其实,朋友的业绩有目共睹,可是正因为他的能力超强,平时不懂得收敛,所以有小人作祟。公司的大老板居然找人来朋友这里调查情况。
事情发生后,朋友和我一起吃饭时有些郁闷。我特意让他提高警惕,该做下属的工作就得马上做。可是,朋友说:「这种事,没关系,我手下不用嘱咐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