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 节 为对手塑造对手(第1页)

要请一个人帮忙的时候,我们暂时把对方看作自己的对手。我们如何能打动这个对手,有三种不同的思路。

第一种思路是正面迎合对手。

在《杨澜访谈录》中,杨澜访谈著名主持人蔡康永时,有如下这样一段对话:

杨澜:你最多的时候主持过多少节目?好像我的同事帮你算了,有的时候五个。

蔡康永:我最多的时候很吓人,可能有五个。

杨澜:那个时候是因为想多点儿收入吗?

蔡康永:那时候大概觉得,有的节目来求你的时候,比方说读书节目,他们会说「除了你就没有人能做」。

杨澜:这句话很受用,对不对?

蔡康永:对,你就会立刻被奉承到。觉得,哎呀,那真的不是老子亲自出马不行啊。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你也会觉得,那已经在主持娱乐节目了,你趁机读点儿书不好吗?你就靠做节目逼自己看点儿书吧。虽然纪录片是我的痛处,可是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做一个专门介绍好看的纪录片的节目。那时候,我就抱着我起码可以逼自己每个星期看两三部好看的纪录片的心理去做,要不然我根本没机会。

从这段话中,我们能得到很多信息。在这里,我们要提到的一点是:这个睿智的主持人蔡康永,经历过太多「糖衣炮弹」的「洗礼」,但是这种有可能唤起他「个人英雄主义情结」的求助,也就是对方给了他一种感觉,一种「这件事非老子出马不可」的感觉,还是会打动他。当然,还有一点也很关键:接这个节目对他来说,也是有利于个人发展的一件好事情。

所以,不同的人,打动他的地方不同。

例如,有的人非常自我,你找他帮忙,要等到他有一个好的状态时。与他说话的时候,你可以找个位置稍微比他低的地方,一定要让他的视线是往下走的。这种情况下,物理的变化会带来心理的改变。

当你请求别人帮忙的时候,如果没有客观上的某些障碍,想让对方愿意帮你,你就该考虑,说什么、做什么能够在请求一个人帮助的时候,触碰到对方心底的某一根微妙的弦。

第二种思路是给对手提供价值。

在你要求别人帮助你时,还要让对方感觉到,能帮你会让他变得更好。

例如,当你想推广一个活动的时候,需要一些名人的「吆喝」和帮助,那么最主要的那个名人,你就要采取上文提到的那一招。要让对方感觉到这个活动最需要他这样「形象健康,关注环保」等条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