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人们争执对错,如果双方都认为「是对方的错」,那么结果会如何呢?结果是要自己去承担对方的错。
所以,很多时候,问题不是来自外面,而是来自自己内心对事物的看法。
你看事情像什么,事情就会是什么。
我有一个朋友,开了一家公司,事业蒸蒸日上。做生意,什么类型的人和事都会遇到,所以不免要辨认虚假。朋友总是能以和顺、冷静的态度,让所有的客户信服。
当朋友想要订购一批产品的时候,供货商信誓旦旦地告诉朋友,已经有好几家的报价很高了。当接收到这样的信息时,朋友的员工情绪都比较复杂,他们都认为供货商在撒谎,而且虚抬报价,没有合作的诚意。
朋友是那种大智若愚的人,他对于价格的虚实当然有自己的判断,他对接这项业务的几个下属是这样说的:「根据我的私人关系,有人向我报密,的确有公司出了这样的报价。但是别人疯狂,我们不一定要跟着疯狂。你们还是展示我们的诚意和优势,去进行谈判。我给你们一条我的底线,你们去布局,尽力促成这次合作。」
几个年轻人听了之后,斗志昂扬,他们感觉自己的责任重了。几个人就开始组织方案,准备和供货商进行谈判了。
最后,他们很顺利地以超低的价格拿到了产品,而且低于朋友心理底线一大截。
我问朋友:「你告诉员工有人出这么高的竞价,如果他们一开始就亮出底线,来和对方抗衡,成本不就高了许多?」
朋友的回答饱含智慧,他说:「做生意这么多年,我越来越明白,谎言到处都有,重要的是面对谎言的态度。像我的这几个下属,当他们一听到报价的时候,就开始恼火,这种态度是个很大的问题。这群年轻人是不擅长掩饰的,万一他们觉得对方欺骗自己,以后合作的过程中,带着这样的情绪,会影响合作。所以,我告诉他们这是真的,对方没有恶意去欺骗。当然,我给出了一条报价的底线,底线以上是他们的利润空间。他们如果直接亮底牌,忽视了利润空间,自己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所以他们一定会争取。这也告诉他们,老板的信息未必是准确的,要有智慧独立面对变化。」
这件事情对我的触动很大。朋友的事业做得这么好,窍门在于在真假中坚持一种简单的原则:用变化应对变化,以理性处理问题,以感性理解他人。
当我们多使用冷静、和顺的语言时,很多矛盾就没有了。
单位新来了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