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和一个人聊天时,对方接触到的其实是你一整套的反应系统。你的小动作也许你自己不注意,但对方却尽收眼底。
我们在面对一个人的时候,「说了什么」和「做了什么」都非常重要。那么,如何让自己做的和说的匹配起来,向对方传达统一而友好的信息呢?尤其是在我们请求对方帮忙的时候,更需要一些小办法。
第一,模仿对方的小动作,引起对方的好感。
这里并不是拙劣的模仿,例如当对方摸鼻子的时候,你也摸鼻子。这样的模仿非但不会引起对方的好感,还会令对方产生误会,以为你在取笑他的动作不雅。
这里提倡的是,当我们和对方谈话的时候,能够把握住对方的心理,毕竟每个人都希望和自己交谈的对象能够与自己处于同一频道上。具体的操作方式是,当对方出现放松的状态时,如果他解开了西装上的一粒扣子,你不妨也可以往沙发的后背上靠,表示和对方有同样的状态和感受。当对方支起胳膊,托着头思考的时候,你不妨向对方靠近一些,微微皱起眉头,也处于一种思考的状态。
这样,除了你们之间说的话,你们的状态也都是一致的。这样会让对方觉得和你聊天能够「聊到一起去」。
第二,求对方帮助的时候,让环境替你加分。
当你想请对方帮忙时,不管你说得有多诚恳,但是你能想象你坐在一个高高在上的椅子上,向对方说:「请您一定要帮忙。」对方会觉得你特别需要他吗?
你可以这样操作。首先,找个舒服的环境为自己争取表达的时间,例如你让对方坐在一个软软的沙发里。沙发足够软,他就不太容易起身,无形中就会多给你一点时间听你说。
不要小看多出来的一点时间,如果让你看一部长篇小说,你会发现,当你看到反面人物的描写越来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把他的行为合理化,对这个人物有更多的体谅和理解。
然后,你可以先坐在对方的位置,提前观察一下他所能看到的风景。如果在一个包间里,对方的视野非常开阔,他的心情就会舒畅;如果你约在一个熙熙攘攘的餐厅,他看到你的背后有来来往往的人,他的视线会乱,心情也会受到干扰,就无法专心听你说话了。
最后,当你对别人说出请求的时候,要让自己的位置比对方低一些,要让对方看你的时候视线往下走。对方无形中就会感受到自己是掌握主动权的一方,这样会满足他内心的优越感。如果他的感受好,自然就容易答应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