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赞美无法取代批评
虽然我讲了很多赞美的原则和方法,但并不是说我们从此只需要赞美,而不需要批评。毫无疑问,赞美不是万能的,不能取代批评。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没有效率。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批评不当,极易给对方造成心灵上的伤害,所以,批评时要慎而又慎,而且要掌握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
◎ 要指出,不要指责
世界上人人都会犯错,董事长的「铅笔」也带有「橡皮擦」,那就是为改正错误而准备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尽量减少失误,及时发现和改正错误,这就需要他人的提醒和帮助。
我们可以接受别人诚恳地指出自己的错误,但没有人希望别人指责自己。指出是就事论事,不涉及情绪和人格:「这个方案需要再改进,预算要控制在 10 万元以内……」——指出要改进的地方;而指责是情绪的反映,是态度问题:「你这个人怎么总是这个样子?」——抱怨对方,显示自己的不满情绪。有效的批评应该是指出,不是指责,指出错误的事实,但不要涉及人格。
◇ 比如,你开车时,有一个小伙子突然在你的车前快速跑过,你一个急刹车,吓出一身冷汗。此时,如果你对小伙子说:「你刚才没走人行横道,多危险啊!」你指出他没有遵守交通规则这一事实,我相信,小伙子能够接受,至少不会与你有冲突。
可是,如果你一瞪眼,训斥道:「你找死呀!你没长眼睛啊?」你的话不是针对错误本身,而是冲着人去的。要是遇到脾气大的人,他可能拍拍你的车窗:「你下来,咱们练练,看看谁找死。」——打起来都有可能。
◇ 再比如,在工作中批评下属,你可以说:「小王,你这个工作没做好,分析得不够全面,再做些深入的调查。」
但不能说:「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总是这样?我都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你没长记性?你没长眼睛?你的脑袋进水了?」
要知道,错误的行为应该得到纠正,但不要针对人本身。
◎ 做错事,就说明很笨吗
◇ 有一次,陈景润走路撞到树上,他愣愣地问道:「谁撞我?」
请问,你能说「你真笨,你没看见自己撞到树上了」吗?
◇ 有一次,爱因斯坦办公室的秘书接到一个电话,打来电话的人询问:「你能告诉我爱因斯坦的家庭住址吗?」
爱因斯坦的秘书当即回答说:「对不起!爱因斯坦的家庭住址,我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