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伴随着茶香和马蹄声,走上穿越大西南的茶马古道。
要给茶马古道的任何一条路线寻找一个准确的地点,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这又要涉及到概念和定义,是某片茶园、某个马帮起程的站点,还是某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市镇或关隘?可谓言人人殊,这就和讨论茶马古道到底兴起于何时一样(现在普遍认为是唐宋实行「茶马互市」以后开通的),也许都是值得讨论的无聊问题。不过,茶马古道之滇藏道的大致起点,放在云南南部的产茶区是没有问题的,这种茶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普洱茶,其中做成茶饼的熟普就是通过茶马古道行销藏区等地的主要商品。

茶马古道手绘图(制作/林欣霞)
这里要先厘清几个地理概念,首先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制作加工出来的,所以它是一种比较宽泛的叫法,云南很多地方都出产,而不只是产于普洱一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临沧市都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地,这就像黄山周边很多地方出的绿茶都可以叫「黄山毛峰」,但另一种名茶「太平猴魁」就只产于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乡猴坑村一带;其次,刚才提到的普洱市,是今天云南行政区划下的一个地级市,市政府驻地在思茅区,但这是 2007 年才改的,之前是地级思茅市,前身是思茅地区,而在 2007 年之前,是有一个普洱县的,就属于思茅市,与地级行政区名更改相配合的是,普洱县在那时改名宁洱县,所以简单的说,是普洱升级,思茅降级。

普洱市(图片/网络)
不过普洱这个名字由县级行政区变为地级行政区,也不能说是无理可循,因为清雍正年间就曾在云南南部设过普洱府,管辖今天的普洱市部分县区、西双版纳州及老挝部分地区,这个府的府治设在普洱县也就是今天的宁洱县,但是宁洱这儿本身不怎么产茶,所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