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徽杭古道:横江之上有名山(第1页)

让我们从徽州到杭州,重走一次历史上徽商发家之路。

封闭的山,开放的水,这是徽州地形的基本特点,上一节我还提到,徽州母亲河新安江的水路是徽州商人往来故乡和杭州以及更大的长三角地区的主要通道。说起来,新安江、富春江和钱塘江,这三条有名的江其实是一条江的不同段,或者说我们的旅程就是在钱塘江水系里进行。

徽杭古道手绘图(制作/林欣霞)

关于钱塘江的正源,经过多次勘察和研讨,目前在学术上认为它的正源是在安徽休宁县南部海拔 810 米的青芝埭尖,称为齐溪,这个地方几乎是在安徽、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处,钱江源头的水向南很快就进入浙江开化县境内,此后的钱塘江干流先后称马金溪、常山港、衢江、兰江,基本流经衢州、金华两个地级市境内,然后在杭州市下辖的建德市梅城镇接纳最大支流新安江,从这里开始始称富春江,此后在闻堰镇接纳支流浦阳江后始称钱塘江,最后在杭州东北方向流入杭州湾。

这么看起来,新安江就是钱塘江的支流。但是历史上很长时间里,人们是把新安江作为钱塘江的正源的,这有几个原因,首先是新安江比较长,根据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的数据:钱塘江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长 588.73 公里;以南源衢江上游马金溪起算,河长 522.22 公里。再加上徽杭两地关系密切,这条水路非常重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现在还有专业一种看法,即分别把发源于兰江及以上的钱江干流和新安江称为钱塘江的南源、北源。有趣的是,南源和北源都发源于徽州,只不过一山之隔,水分走南北,经过几百公里旅途的成长,又都以丰满的身姿再度相遇。

明末天启、崇祯年间,徽商程春宇根据多年外出经商的亲身见闻,写成《天下路程图引》一书,收录了江南江北水陆线路 100 条,成为当时流行于世的诸多商旅指南中突出的一部。书中有一首《水程捷要歌》,记录了从徽州府城走新安江水路去往杭州的六百里路线。在后面的讲述中,大家会发现,新安江航道并不是坦途,而是一条典型的山区性河流,多险滩激流。

新安江也有两个源头,分别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