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蜀道:蜀道为什么「太难了」?(第1页)

欢迎跟我一起踏上寻访古道,探索历史的旅程。

我想以一句诗来开始今天的旅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作《蜀道难》,从那个时候开始,「蜀道」就成了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而我们本期古道的主题,正是「蜀道」。大家在中学时候学到这首诗,听到诗中的句子「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时,是不是真的能够理解,那时候的蜀道是怎样的一条艰险的道路。

蜀道线路示意图(插画/陈笛。点击图片可放大看细节)

我们都知道「蜀」是四川的古称,那么「蜀道」,顾名思义就是古人从四川出发,通往外部世界的道路,四川的地形非常有特点,中间一块盆地,四周都是山,所以要走出去是很不容易的。而一般意义上的我们说的「蜀道」是专指,指的是连接四川盆地和北边关中地区的道路,这些道路横穿秦岭和大巴山区,地势非常的险要。那么对于古人来说,既然通蜀之道无比艰险,为何一定要开凿呢?为什么不从其地方走呢?其实四川通向外部世界的道路的确很多,通往不同的方向,比如我们熟悉的另外一条通道我想就是三峡的水路了,那个主要是通向东部的世界,但相比之下,通往北部关中的这条蜀道更为重要,为什么?这是与古代关中和四川两地在中国版图上的重要性密不可分。也就是说,这条道路的开通是历史的必然。

我们今天所讲的关中,指的是陕西省中部,也就是渭水冲出的一块平原盆地,它以西安为中心。这里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方之一,战国时期的苏秦、秦末汉初的张良这些大谋略家,都说关中沃野千里,是「天府」,是建都立业的最佳选择。关中成为第一个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区,我们也都知道秦的都城咸阳,西汉和隋唐都城长安,都在这里,「关中」长期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存在,在那个时代,它自然也就是当时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