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节 大运河:从苏禄王墓到临清钞关(第1页)

欢迎跟我一起搭乘历史之船,沿着纵贯几千里的京杭大运河,探访沿途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遗迹,追寻这条漫漫长河上的人与事。

上一节我们乘船考察了河北境内的运河城市沧州,京杭大运河串起来南南北北几十座大小城市,而流程最长的一段就是在沧州市境内,有 215 公里,差不多占到运河总长度的八分之一,流经沧州市区,也流经沧州下面的几个县。当沿着南运河再往上游走,就告别沧州,进入山东地界,一进山东就有一座城市在等待我们,那就是几乎贴着鲁冀省界的德州。

说到德州,一百个外地人估计有九十九个马上想到扒鸡。是啊,只要你坐过火车,特别是京沪线,一定对「山东特产,德州扒鸡」的叫卖声耳熟能详了,时至今日从销量说恐怕也是中国铁路上的头号商品。

德州扒鸡(摄影/耿朔)

那扒鸡除了本身好吃以后,之所以这么红这么火,还有什么特殊原因呢?还真有,这就和德州的位置以及大运河有关了。

德州扒鸡不是现代研发出的产品,而是在清代就出名,一大原因就要归功于德州的区位优势,它东临胶东半岛,更是京杭大运河运量很大的一段,堪称运河要津,南北水运的咽喉要地,重要的商贸城市,有着「九达天衢」之称。

最早扒鸡就是在德州运河码头上当地人拎着篮子卖的,随着运河的船只北上南下,香飘千里。鸡是相对便宜也比较好做的肉食,中国很多地方都出产烧鸡、烤鸡,在北方地区还有河南滑县道口烧鸡、安徽宿州符离集烧鸡,它们和德州一样,也都处于运河交通线上,不过是更早的隋唐大运河,从小小的食品可见交通对于饮食文化的传播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说起来,近代随着津浦铁路建成通车,京杭大运河地位一落千丈,但德州扒鸡却没有失去光环,反而借助德州处于津浦铁路和石德铁路交汇枢纽的地位更加红火了,北上京津,南下沪宁,德州都差不多是铁路旅途比较靠中间的一站,那时候火车慢啊,德州前后又没有什么大站,所以美味、下饭、抵饱、方便携带的德州扒鸡就是对胃的救赎。

但德州不只有扒鸡,我还要介绍一处和运河旅途有关的古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