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节 大运河:汴泗汇流润徐州(第1页)

欢迎跟我一起搭乘历史之船,沿着纵贯几千里的京杭大运河,探访沿途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遗迹,追寻这条漫漫长河上的人与事。

沿着运河离开山东省,现在我们进入了江苏省,江苏最北面的城市是徐州,现在大家一说起到徐州,可能都首先会想到那是中国东部的一个交通枢纽,这主要是从铁路来说,繁忙的京沪线和陇海线在这里交汇,东来西转、南下北上都很方便,这样的定位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但是徐州在交通上重要性可不只近代铁路带来的。无论怎么排中国的「兵家必争之地」,我想徐州都能进到前几名,它成为四战之地是与水路有关,这个历史就很久远了。

白居易有一首抒发儿女之情的词《长相思》,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汴水和泗水都是黄淮地区的两条重要的水运干道,汴水从河南开封那里由西向东流,在北宋时是沟通都城东京汴梁与富庶的江南地区的生命线,如果《清明上河图》的确是以汴梁为蓝本的话,那么画中那条挤满了货船的河就是汴河了。


徐州-高邮(制作/王雨欣)

而泗水从北向南流,发源于山东中部,从北向南流,这条河在历史上很有名,它流经孔圣人的老家曲阜,孔子就是在洙泗之间聚徒讲学,鲁哀公十六年(前 479 年),孔子去世,按照文献记载,就「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后人也用「洙泗」指称孔子及儒家。汴水和泗水合流的地方就在徐州,其实上汴水是泗水的一条支流,汇合后再向南流入淮河直抵长江,这就给徐州带来了便捷的水路交通,当然也就带来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白居易词中的「瓜州古渡头」是扬州长江上的重要渡口。

但是现在大家对泗水、汴水都不太熟悉,不奇怪,因为这两条的情况今非昔比,它们的下游在历史上发生了极大的改动,什么原因?又要说到黄河,这条不老实的大河多次夺汴、夺泗、夺淮,使得徐州一带的地理面貌发生过很大的改动。治水也就成了历代徐州官员和百姓必须要面对的情势。

我所喜欢的苏东坡就干过这个事,北宋熙宁十年(1077),他刚刚当上徐州太守不久,黄河就在澶渊(今河南濮阳)决口,一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