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途中(第1页)

修道不是儿戏,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顾忌,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牵挂,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诱惑。()若不能破除心中的滞碍,如何得以前行,若不能斩断心中的牵绊,如何得以前行,若不能破灭心中的**,如何得以前行。

那仁人前辈,如没有大毅力,大智慧,大无畏,如何抛妻弃子,如何披荆斩棘,如何无所畏惧的走上那充满危险,永远孤寂,无法回头的长生道途。

即使是如此,还有数不尽的大神通,大智慧,大毅力之人陨落,可能只是缺了一丝气运,就身死道消,我辈还有什么是不能舍弃,不能斩断的呢?

想到此,靳秋的脚步坚定了许多,神色也没有了惆怅,只有对未来美好的期望,对自己本心的拷问,对种种的反思,明确了自己的终极目标,得道长生,除此之外,皆是虚妄。

靳秋漫步走在这自然的天地,来到了曾经的那山谷小湖,依旧是碧绿如境,点尘不染,看到了那小瀑布,走过了山涧流水,林间小溪,遇到了猛兽飞禽,总算是步出了山林,走上了还算平坦的小路,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就是一辈辈人不懈的开辟出来的,路虽小,付出的汗水不会少,在这天地之中宛如只有自己一人,没有尘世的喧嚣,只有落叶寒风,没有亭台楼阁,只有溪水翠松。

漫天飞絮落芳襟,轻抚冰丝写蕙心。一曲清歌谁与共?松风水月是知音。

靳秋并不急于赶路,只是享受着山林之美,自然之趣,虽是寂寥时,万物皆凋零,亦是别样情,逢此肃杀萧瑟时节,正合离别之意。

就在靳秋在小路上徐徐前行之时,身后来了一队商旅,货物并不多,是以伙计随从都坐在货车之上,而护卫也有二十多人,个个骑马,比起靳秋上次见到的那陈家商队不知道强了多少,长长的队伍行进的速度由于没有拖累,全是畜牲出力,倒是很快,不一会就赶到靳秋的身后了,由于靳秋是从山林中穿插进的小路,所以还没有遇到商队。

至于像靳秋这样单人独行的,少之又少,要么是艺高人胆大,要么就是很傻很天真,第一次出门的雏,因为正常的人都知道这偏僻小路不太平,不是成群结队,就是搭伙商队,不然一个人走在这样的路上,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这位小哥,为什么独自一人赶路,可是第一次出门?”一位中年护卫打马上前,对着这少年和气的问道。

“你怎么知道我是第一次出门,怎么看出来的。”靳秋虽然较一般少年要沉稳,但毕竟没有多少与人打交道的经验,缺少一些常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