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棍路「黑吃黑」(第1页)

加入了鸭哥的组织以后,看路的生活简单而快乐,钱也简单而快乐地赚着,平时吃吃喝喝,后来我了解了东兴除了 F 系列的 F1234 等 KTV 以外,还有一些 V 系列的 KTV,最有名的就是 V12,但是 KTV 和小妹也并不是每天都有的,KTV 吼吼叫叫的生活也不太适合我,于是我的生活渐渐陷入了平淡。

那时候,我们把交了买路钱、有村民帮我们安排好的路叫做棍路,意思就是像棍子那么直,每天晚上,我在不同的棍路上,拿着不同的对讲机,听着你们讲的各种方言,做着看路的活。我甚至好奇,什么时候,我被关叔抓住,或者追赶一次也算,这样也可以成为在酒桌上很适合。

据说东兴的走私分很多派别,从中越界河的友谊桥一直向东到竹山的入海口,一般都是由东兴市本地老板垄断的,莫老板是其中之一,人称莫总,另外一个还有一个比莫老板更大的老板,人称肥老板,听说是因为人长得比较胖的缘故。

从友谊桥向东沿着北仑河的上游到十万大山,就更加复杂了。每个镇,每个村,可能都有自己的势力,老板们只能影响到出村,至于村里的事情,都由村里的德高望重的人来把握。

到 2010 年的时候,东兴的暴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做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起来。

有一天,也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记得我们过的货是香烟,其实我之前也很奇怪为什么中国的烟要出口出去然后走私回来,到这里来才知道,出口是为了退税,再进来又不用交税,一倍的差价就此获得了。

那天,我和阿七在一个村口看路,准确地说是管理看路仔,这个村口偏向于北仑河的上游,晚上 1 点多的时候,对讲机有小弟说他们被人抓住了,想让我们去谈一谈。

我一听这小弟脑子有问题啊,被关叔抓住钓我们,竟然这么说话,今天好像很有趣味的样子。

对讲机里传来声音好像专门再回答我的疑惑:「都是一路人,相互不要为难,过来聊聊。」他的口音明显不是当地人。

我赶快把这个事情给鸭哥说,鸭哥让我先过去,这种事情之前也有的,没什么事情。他还说他很快就到,让我们在附近等一下。

十多分钟过去,鸭哥来了,到了我们上货的「码头」几辆面包车装满了烟酒停在哪里,阿七从我们的越野车里抽出一个铁管子,拿在手上;他也给我了一个,我说:「我不太会打架」。

他看我笑了笑,拿了两根钢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