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节 碳水化合物的平衡:每天至少要吃够 150 克粮食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主要是由体力消耗的多少来决定。

体力劳动者要多吃些碳水化合物,具体数量根据工作性质和运动量决定,没有一定之规;脑力劳动者同时运动少的人吃的粮食量要少一些,但是每天至少要保证 150 克左右的粮食。另外,正在长身体的少年儿童要多吃粮食,而老年人要相应减少。

平时可以少吃多餐,多吃复合型碳水化合物(天然的食物都是复合型,比如土豆、燕麦、莲藕等),少吃蔗糖和精米精面。消化能力很差的人可以暂时吃糊精(白米粥里的汤汁),但是要注意搭配其他营养素,并且时间不要持续太长,摄入量上要注意。

中国人总讲「喝粥养人」,实际上过去喝的粥和现在的不一样,老祖宗吃的五谷全部是粗粮,煮一煮,煮成糊状才能吃得进去。而现在的米是精米,是免淘米,没有麸皮。所以虽然同样是粥,对人的影响却差异巨大。

另外,要学会在碳水化合物之间进行等量交换。一般来讲,50 克白米、白面换算为薯类,大约等于 200 克,换算为水果(比如苹果和梨),大约等于 400 克。吃了薯类或者水果,相应地减少米面,甚至这顿饭可以不吃米面。



(1)

向心性肥胖:亦称中心型肥胖,指的是患者体内脂肪沉积是以心脏、腹部为中心的一种肥胖。

 
(本章节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