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跟上皮细胞密切相关,而我们脑海里却没有这样的认识。
有科学家统计,人体内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连起来,长度可达十多万千米,相当于沿着赤道绕了两圈。每个细胞都有生命周期,新细胞会不断代替旧细胞。而血管内皮的生命周期格外短,实验证明,只有 1 天左右。在 1 天的周期内,老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凋亡因子,告诉基底细胞要努力分裂以补充足量的内皮细胞,于是内皮及时得到补充,这样保证血管的内腔表面光滑。如果血管内腔表面出现缺损,很容易引发血小板的聚集,造成血栓形成。
我们都知道,维持细胞生长需要原料,也就是营养素。那么,这些血管内皮细胞究竟喜欢什么样的营养素呢?
盖房子先打地基,细胞的「地基」就是前面已经提过多次的磷脂、蛋白质和胆固醇等为细胞提供结构成分的营养素,这些营养素从哪里来?
第一,直接从动物身上来,含有大量蛋白质、磷质和胆固醇的动物类食品,比如肉、蛋、奶、鱼是极好的来源。
第二,肝脏合成。肝脏平时把能量物质和蛋白质等营养素储存在肝组织中,通过整合、转化,合成为对人体有用的蛋白质、磷质、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然后运出肝脏。尤其是晚上,肝脏里的酶非常活跃,在你睡觉的时候悄悄地为你的身体操心费力。
那么肝脏怎样把这些好的成分送到细胞里去呢?
通过极低密度脂蛋白运送。极低密度脂蛋白出了肝脏之后,大量的甘油三酯很快转移到皮下,剩下的成分叫作低密度脂蛋白。
你看,肝脏利用各种生化反应,来默默合成内皮细胞需要的营养素,然后借助「低密度脂蛋白」这个快递员将营养素快递给血管内皮细胞。
没有低密度脂蛋白每一天默默地「运送」,我们的血管内皮细胞仅仅靠吃动物类食物是不够的,恐怕早就干瘪皱缩,不成样子。血管腔自然也不会光滑,血栓会很快形成,轻则远端供血不足,重则血栓将血管完全堵死。
低密度脂蛋白其实并不是人们眼中的「坏孩子」,它的本质是「活雷锋」,很有奉献精神。它给内皮细胞提供磷脂、蛋白质、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多余的成分通过高密度脂蛋白再运回到肝脏,以节约资源。
但是好孩子有时也会做坏事。当低密度脂蛋白一旦被氧化,它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此时血液中的「清道夫」(单核细胞)发现了问题,会立即吞噬被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然后变成了巨噬细胞,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