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3 节 关节痛、头晕、心悸等连锁反应与蛋白质缺乏有关(第1页)

讲完纤维,我们再讲讲结缔组织中的基质。

基质是无定形的胶体样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多糖的和糖蛋白,都是由蛋白质和糖类转化而来的。

蛋白多糖 = 蛋白质 + 多糖,蛋白质从哪里来,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那多糖呢?多糖从碳水化合物中来,也就是从我们平常吃的米面等主食中来。

讲课的时候,我经常会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会缺碳水化合物吗?

大家都会很清楚地回答:「应该不缺,因为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每一顿都要吃主食。」

再问:「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是怎么变成结缔组织中的多糖呢?」

学员们都摇摇头。

「其实在碳水化合物转变为多糖的过程中需要许多酶,而酶的成分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我们只要在饮食中注意补充这些营养素就可以了。」

再问:「当一个人关节疼时,往往是蛋白质和多糖的比例发生了问题,或者是胶原蛋白的合成发生了障碍,请问是蛋白质缺乏还是糖缺乏?」

学员们非常痛快地回答:「蛋白质缺乏。」

是的,蛋白质非常容易缺乏,因为蛋白质不能储存,而糖可以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另外每一顿饭我们几乎都要吃主食,却不一定吃蛋白质。

这样一梳理,基质中容易缺乏的营养素来源是不是清楚多了?

有位女患者,63 岁,多年糖尿病,因为膝关节痛造成行走困难前来就诊,风湿科大夫非常仔细地给她开了许多化验检查,结果显示没有风湿,于是给了一些止痛药。

因为她近来还经常心悸,于是又转到心内科,心内科大夫给她做了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正常,超声心动图显示有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轻度狭窄。

因为她经常头晕,所以又转到神经内科。我看到这个患者,仔细问她在什么情况下头晕,她十分明确地说:「在行走时头晕,头重脚轻。」

我让她把裤腿提起来,用手指在她的胫骨前面摁了几下,凹陷非常明显。

我问她:「你平时怎么吃饭的?」

患者说:「我有糖尿病,不敢吃肉,鸡蛋一周吃两个,不喜欢喝牛奶。」

果然是低蛋白饮食造成体内的蛋白质缺乏,引起关节痛、心悸、头晕等一系列症状。

这个患者在我再三解释之下,终于回家吃肉、蛋、奶了。现在有时来门诊开点药,她每一次都高高兴兴地来,精神抖擞,胸脯挺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