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流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外出旅游都成了常态,不像我们的老祖宗那样几辈子都守着自己的家乡。
人群的流动性带来经济的发展,也带来大量的「水土不服」。
我们常说的「水土不服」是指一个人到了一个地方后出现许多不舒服甚至生病的现象。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殊菌群。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皮肤、黏膜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都有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存在。这些菌群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彼此和平共处,维持着人体与外界的平衡。正常菌群对人体的消化过程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制约着人体健康。
一个人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时,外界环境变了,体内环境也随之发生改变。比如一个人到了新的地方很快会发烧、嗓子疼,那是因为新环境中的这种菌或者病毒以前没有接触过,人体要重新认识。等过一段时间,你的微生态环境调整得与当地人差不多了,也就适应了当地的生活。
第二,当地的食物适合在这个地区生活的人。
以前我们的祖辈世世代代在一个地方繁衍生息,吃的食物相对固定。但是现在人们流动性很大,去新的地方出差或者旅游,品尝当地饮食,了解风土人情,这很好。但是如果在这个地方长期居住,一定要搞清楚新的地方与自己原来居住的地方饮食有什么不同,让自己慢慢适应新地方的饮食。比如东北人到海南长期居住,一方面不要总抱着原来的东北饮食不放,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逐渐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
有一年 7 月,我去新疆讲课,在那里和当地人一起吃羊肉串、大盘鸡。当地正是空气凉爽,天高云淡的季节,我经常把窗户打开,让清新凉爽的空气吹进来。
过了几天,我从新疆坐飞机去广西南宁,一下飞机,就被潮湿闷热的空气包围,坐着不动都会汗流浃背。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广西人喜欢喝汤汤水水,喜欢吃水果蔬菜,肉类里羊肉、牛肉吃得不多,主要吃鸭肉和鱼肉。这是因为鸭子和鱼都是水里的动物,偏寒,而羊肉、牛肉偏热,不适合当地气候。
当时我就想,广西巴马出长寿老人,如果把这个地区老年人常吃的食谱搬到新疆,那么新疆人肯定会冻坏的。因为新疆寒冷,人体需要更多的油脂和蛋白质,这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最真实体现。
还有一次,有个药品宣传员来向我介绍一种新药。女孩大约 23 岁,身材不错,但是脸上满是红疙瘩,惨不忍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