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版本《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第 1 条都是讲要在食物多样化的基础上以谷物为主,2016 版的具体要求有以下 4 点: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
?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
?平均每天摄入 12 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 25 种以上的食物;
?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 250~400 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 50~150 克,薯类 50~100 克。
大家可以看到,膳食指南对于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做了明确的限定,强调的是每一天要包括这么多种食物,不能图简单,少一类或者两类,强调食物种类越多越好。需要注意的是,这是指的食物种类,不是膳食品种。比如说山西人吃面,用面做了烙饼,又做了面条,然后又做了馒头,看着是三种食物,实际上是同一种食物,提供同一种营养素。
有人看到指南建议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 250~400 克会有些纳闷:为什么数值的跨度这么大?这是因为中国人有体力劳动者,有脑力劳动者,有小个子,也有大个子,大家所需的量其实不一样。脑力劳动者和小个子的人最好选择低值,体力劳动者和高个子的可以选择高值。
一个人一天吃的谷类应该一半是细粮,一半是粗粮。其中粗粮这部分薯类占一半,其他粗粮占一半。照此推算,一个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如果没有额外运动的话,建议一天的细粮不要超过 150 克。
 
(本章节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