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讲,我们来到第 4 个关键能力的关键知识点——自我接纳。
我们经常收到粉丝这样的留言:
「我总是睡得很少,正常吗?」「朋友们很理性,但我却容易哭,我正常吗?」「我经常不快乐,这正常吗?」
你会不会也常常有「我正常吗」这样的疑问?
问这个问题其实是因为你还没能完全接纳自己,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自我接纳这件事。
这一讲我将讲到什么是正常,什么是自我接纳和它带来的影响,自我接纳能力低的人和高的人都有什么特点,以及如何做到自我接纳。学完这节课,你就会对自我接纳有个更深入的了解,学会如何开始自我接纳。
什么是人们眼中的正常?
粉丝经常发出:「我正常吗」的疑问,那什么是人们眼中的「正常」呢?
「正常」它有两个含义。
第一个含义说的是,你总希望自己和别人一样,你的想法、行为、特质等等都是常见的。
如果一个人过分的与众不同,比如,穿着总是和别人格格不入,人们可能就会觉得 Ta 「不正常」。
第二个含义是说功能良好,它指的是你能不能适应这个社会,你的想法和行为能不能支持你顺畅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比如,工作中如果一和人说话就紧张结巴,可能就会被认为「不正常」。
人们追求正常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人们想要追求正常呢?
心理学家也给出了答案,这是因为我们有着归属需求和成就需求。
归属需求是,你希望被群体接纳。
比如,同事们约了你周末一起出去逛街。
也许你更喜欢宅在家里,但还是想要加入他们。
而成就需求说的是,你可能担心,不正常会干扰自己的成就。
比如,「如果我总是焦虑,那我就没办法做好工作了」。
你可能会想问,我变得和别人一样,或者实现了目标,是不是就不会有困惑了呢?
并不是的,这些都无法带来真实的幸福。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接纳自己才是真正的解决方法。
自我接纳的定义
那什么是自我接纳?
简单来说就是,尽管你与众不同或者是有缺陷的,但你依然认可你自己。
自我接纳的积极影响
自我接纳可以降低我们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