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节 自我分化:如何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第1页)

这一讲是自我坚定力的第二个关键知识点:自我分化。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这样两种人的存在:

一种人总是能够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和家人、伴侣的关系中也很「拎得清」。

还有一种人,他们对与自己想要什么总是很迷茫,即便有过一闪而过的想法,也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很难坚持自我。

所以有人会说,他们「活得不明白」。

你或许会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这其实就和我们今天要说的「自我分化」有关系。

今天的内容会分为四个部分:

什么是自我分化,这其中包括自我分化程度不同的人都有哪些表现。

还有,自我分化的作用;影响自我分化的因素;和一些提升自我分化水平比较实操的方法。

学完这节课,你会对自我分化、和怎么改善自我分化水平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自我分化的定义

那么,什么是自我分化呢?

它指的是一种能够分辨、管理个人的情绪和理智,并将自我独立于 他人之外的能力。

具体地讲,一个自我分化能力高的人,TA 的自我价值观和信念,是比较清晰稳定的,能够在 外界压力下依然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

而一个自我分化能力低的人,会比较依赖外界,他们会努力去取悦别人,渴望寻求他人的支持。

他们就像个小 baby 一样,和父母、和他人处于一种共生的状态。

其实,大多数人的自我分化水平还是比较居中的。

我们会知道哪些行为是可以自己控制的,哪些是不受控制的。

但有时也会过分关注他人的观点,基于情绪反应来做决定,尤其容易受到重要他人的影响。

自我分化的维度

你可以感受到,自我分化分为了两个维度,一个是你能够分辨自己的理智和感受,我们把它叫做个体内心的分化。

另一个是把自我从他人那边分化出来的——也就是外部人际的分化。

个人内心:理智与情感分离

先来说说个体内心的分化吧。

我曾经问过一些恋爱和婚姻中的朋友,和伴侣在一起开不开心,有些人这样回答「挺好的,ta 对我不错,我们条件也很般配」。

但其实他们混淆了自己的感受和实质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