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节 独处:独处是一种必要的能力(第1页)

这一讲是自我成长模块中,中阶课程的最后一个能力——自我独处力。

我经常收到有关独处的留言。其中两类留言特别典型。

第一类觉得,独处就意味着孤独,让人恐惧。

比如:「我不想一个人待着,因为每每只剩我独自一人的时候,孤独感和一种莫名的惶恐就会席卷而来,吞没我。」

对这样的留言者来说,独处就意味着孤独。

第二种留言则认为,独处是一种享受。

比如:「很多事只想一个人的时候做。一个人看书、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旅行。」

你属于哪种状态,还是说处于两种状态之间?

那么,为什么有人恐惧独处?有人享受独处?这就涉及到我今天要讲的重要能力,自我独处力,更确切地说,是和自己相处的能力。

在这一讲中,我将会带你了解,什么是与自己相处,你与自己相处的体验如何,与自己相处有什么好处,以及如何与自己相处。

无论你是独自一人,还是在人群中,你都可以运用这一讲的知识更好地和自己相处。

什么是与自己相处

首先,什么是与自己相处?

与自己相处不等于独处

有人可能会觉得,与自己相处,就是自己一个人呆着。其实不是的。

比如一些御宅族,一个人在家,每天睡觉 8 个小时,剩下的 16 个小时都在刷剧。

这个时候,TA 依然是不断地在接受外界的刺激、与外界互动,TA 很可能没有在回应内心的冲动和需求。

这样的状态,只不过是物理空间上的「一个人」。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不管你身边有没有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都可能与自己相处。

比如在一些社交场合,你可能身边有很多人,但是你其实没有在和他们互动,你在关注你自身,想你自己的事情。这个时候,你也是在和自己相处。

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与自己相处,与身边有没有其他人没有必然的联系。

与自己相处的定义

那么,与自己相处到底是什么?

还记得我们之前提到过的精神分析家温尼科特吗?

他认为,与自己相处指的是一个人能很好地回应自己内心的冲动与需求的能力,这种能力即使是在没有外界他人存在的时候,仍然能发挥作用。

在他看来拥有与自己相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