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讲是自我重构力的第二个知识点:创伤修复。
去年在一个和创伤有关的心理学研究项目中,我访谈了一位男生,就叫他小陈吧。
他虽然话不多,但为人看上去非常和善。
当聊起童年这个部分时,小陈和我提起他的童年非常痛苦。
那时候,他的父母处于离婚的边缘。
父亲脾气暴躁,动则就是一顿打骂,而母亲则非常多愁善感,在很多事情还需要小陈来安慰、照顾她。
即使是在多年后的现在,每当小陈想起童年时的情景,他仍然会出一身冷汗。
而半夜因为做噩梦惊醒也是常有的事。
不知道你印象中的童年又是怎样的呢?
在那些年里,有没有什么事件给你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其实,每个人心里多多少少都有着来自过去的伤痕。
有些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与这些创伤和解,得以从中成长。
而有些人一辈子都没能走出来,一直活在过往的阴影之中。
这节课,我会和你讲讲创伤的定义和影响。
此外,我也会详细介绍创伤后成长的过程,表现,以及走出创伤的具体方法。
创伤的定义
好,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创伤的定义。
创伤指的是人在经历过极大痛苦,甚至是威胁到生命的事件后,ta 们心里会有难以释怀的阴霾。
创伤性事件可以是突发性的,也有可能是长期性的。
但重要的是,它们会给人带来无法应对事件的恐惧和无助等情绪。
就比方说小陈。
小时候没有被父母善待的经历至今仍然是他挥之不去的痛苦。
每当他遇到能让他想起自己父母的人和事时,他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出现强烈的不适,特别想要逃离当下。
创伤的影响
除了情绪上的影响外,创伤性事件还会影响到人的各种行为。
过激反应
首先,有创伤的人常常会有人际方面的问题。
虽然他们很想融入进周围的圈子,但他们常常会发现自己很难和他人建立稳定的关系。
他们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就触发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结果性情大变,甚至在无意识间伤害到了他人。
比如小陈有说到,可能朋友偶尔会对他比较冷漠的时刻,他就会感到很焦虑,甚至怀疑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