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讲,是情绪联结力的第二个关键知识点:共情。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朋友或者家人伤心难过的时候,你感到手足无措,很想要说点什么,却憋了半天都说不出话,结果对方觉得你不关心他。
或者是,你表达了你的关心之后,对方却并没有因为你的话而感到舒服,反而误解了你的意思,你说的不是 TA 想听的。
这两种其实都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不会正确表达自己对他人关心的情况。
今天,我们想和你聊聊共情,聊聊究竟什么样的关心,才能真正关心到点上,才能真正给对方一种被安慰到的感觉。
常见的关心人的方式
我们先来看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关心人的方式,这些方式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并不能真正达到关心对方的目的。
比如说,有一天,你的朋友特别难过地找到你,和你说「哎,我好伤心啊,今天又做错事被老板骂了」。
这时候通常会出现以下三种不恰当的安慰人的方式。
第一种,你对 TA 说「哎,听你这么说的确是挺糟糕的。不过,你至少还有份不错的工作啊,很多人可能连这个都没有呢。想开点吧,生活还不算太糟。」
这种表达方式我们称之为「惋惜」。
它表达的其实是,我承认你目前的状况是糟糕的,我为此感到遗憾。
但是这样「惋惜」式的回应总会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
第二种情况,你可能这么对 TA 说,「我之前也被老板骂过,你的感受我都有,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相信我。」
这种表达本质上是一种怜悯式的关心方式。
它的出发点就是因为你也经历过同样的事情,所以你就完全理解他人的感受。
但是很多时候,这是一种过度的自我代入。
但是,我们必须知道的是,不同的人在遭遇相似经历的时候,他们的感受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所以说,当你这么说的时候,对方就很容易觉得 「你根本不懂我的经历」。
第三种情况是,你可能会说「你看,不开心也没有用啊。你被老板骂了也是因为你确实做错事了。接下来,你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做,首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
这种方法其实是一种同情。
虽然你表现出很急切地想要帮助对方,但更多时候,对方此时并不需要你告诉 T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